摘要:說起行道樹,株洲人都會溫情的想到被稱爲株洲老城區最美城市幹道:蘆淞區人民中路。亦如法國梧桐,作爲行道樹是株洲市一張靚麗的名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歷經幾次“涅槃”,在株洲這個城市有着千絲萬縷的情結。

我們生活的株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提出要“留住鄉愁”。那麼,什麼是鄉愁?它是一種眷戀、一份情懷,或是我們童年時生活的小院,或許是回家路上經過的小橋,抑或是一些道路、一些行道樹。不管你在哪裏,他們總能否勾起你的回憶,總能承載你的鄉愁。

走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同時看見歷史,現在,和未來。從身邊走過的一條條道路、一排排行道樹,他們同一代又一代的株洲人一起見證了這一切。亦如法國梧桐,作爲行道樹是株洲市一張靚麗的名片,“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歷經幾次“涅槃”,在株洲這個城市有着千絲萬縷的情結。

今天我們去領略株洲老城區最美城市幹道法國梧桐的“涅槃之路”。

人民中路兩旁的法國梧桐相映成蔭

“最美幹道”,以法國梧桐稱著

說起行道樹,株洲人都會溫情的想到被稱爲株洲老城區最美城市幹道:蘆淞區人民中路。這條道是因爲路邊上兩排法國梧桐行道樹得名,兩旁的法國梧桐樹冠頂部枝葉交錯,結交成綠葉懸垂的拱頂,綠蔭掩映幾乎把天空遮住,宛若行進在一條“林蔭隧道”中,不管你是騎車還是行走在樹下,微涼漸入法國梧桐的感覺隨之而來。讓不少經過這條路的株洲人好好感受了一把清涼一夏的韻味。在繁華喧鬧的城市,擁有一條陰涼卻靜謐的路實在難得,又讓人回味。

秋天的人民中路

法國梧桐葉子顏色隨季節變化,春天嫩綠,夏天漸黃,秋天變紅,落葉也很美。如是夏季,三三兩兩的行人,肩並肩手牽手,一起走,踩着偶爾掉落的樹葉,沙沙作響的清脆聲音與樹上聒噪的知了叫聲相呼應,不時吹來的涼風,更讓這幅美景有了別樣的意境。如恰逢秋季,午後秋陽從這條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枝葉縫隙間斑駁落下,鋪滿一地金黃,秋風起,一片片法國梧桐葉,優雅打圈、輕巧躺在路上,等待疾馳而過的汽車將它們再次捲起隨風起舞。春天積澱滿城的綠色底蘊,綠蔭透過法國梧桐樹茂密的枝葉散發出歲月的味道,也是株洲人最爲熟悉的味道。

人民中路上散步的老人

尤顯珍貴,法國梧桐得以保留

法國梧桐作爲城市幹道樹,在很多城市都有種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南京,以其古老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成爲古都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南京的法國梧桐也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人民中路上得以整體保留的法國梧桐,就全國範圍來說,法國梧桐景觀算保持得比較好的。

人民中路旁的文化園

“這裏是株洲最美的路。”在人民中路經營餐館的劉大姐說“這裏是市內她最喜歡的地方。夏天,法國梧桐枝葉茂盛,遮陰效果好,在下面行走根本不用打傘,也不會被太陽曬到;到了秋天,厚厚的落葉像一幅畫,環衛工人把它掃掉,都覺得可惜。

黃先生在人民路上經營兩家門面。每年三四月份,他都會被法國梧桐花絮“折磨”不輕。“人行道上、路牙上、花壇裏落了一層黃褐色的法國梧桐花絮。有時花絮紛紛飄進店裏,走在路上渾身是花絮,喉嚨就嘶啞了。”

“以前建設路上都是法國梧桐樹,那才叫林蔭道,夏天走在馬路上曬不到太陽。此樹生長快,葉闊而密,冠幅大,夏茂冬枯,夏天遮陰而冬天取暖。現在的人民中路、紡織路、沿江路神農公園路段,還有蘆淞路部分路段,仍可見到它們的身姿。”胡嗲嗲今年75歲,是個老株洲人,有些懷念。

秋天的文化園

胡嗲嗲回憶,1953年拉開株洲城區行道樹的序幕。上世紀70 年代前,當時株洲市的領導帶領幹部和羣衆一起栽種完成人民路、新華路、紅旗路、沿江路等主要路段的行道樹,主要樹種法國梧桐。那時候法國梧桐是株洲最主要的行道樹,幾乎遍地都是。尤以南起沿港路北至清水塘鐵橋路段高大、粗壯、茂密的法國梧桐樹延綿達16公里長,甚是壯觀。80年代的行道綠化,樹種也不再是法國梧桐爲主,而是以廣玉蘭、香樟富有美感的常綠樹種爲主。近十多年來,株董路、人民南路、紅旗中路、新華西路等路段的法國梧桐樹被相繼砍伐,這讓許多市民感懷不已。最後人民中路文化園路段的法國梧桐得以整體保留,因而顯得尤爲珍貴。"

人民中路兩旁的法國梧桐相映成蔭

法國梧桐,再次被選爲行道樹

城區道路上應該種什麼樹,過去有過多次爭論,爭論的主角自然是法國梧桐和樟樹,但也不乏廣玉蘭、景烈白蘭、加拿大黑楊等數十種樹木。

人民中路

從1986年開始,株洲開始評選“市樹”“市花”,綜合專家和徵集市民意見,歷時約一年,株洲市初步決定以景烈白蘭作爲市樹,紅檵木作爲市花。2007年,株洲城區主幹道究竟種啥樹曾有爭論,接地氣的樟樹因其適應力強,最終打敗韻味的法國梧桐成爲市樹。頭幾年法國梧桐仍是株洲街頭最主要的行道樹。直到2010年樟樹才得以在全市迅速推廣,法國梧桐漸漸地被砍掉,樟樹取代法國梧桐的地位。到21世紀初,樟樹已成爲株洲最主要的行道樹。

新的城市建設理論不斷壯大發展,從前樸素的“綠化祖國”的口號已經不再合適當今時代的潮流。前些年,省住建廳的相關文件裏建議,選擇行道樹的原則參照冠大蔭濃、常綠與落葉搭配的選擇栽種。因此,法國梧桐樹、樟樹和欒樹是城市行道樹首選。如今,改良後的法國梧桐樹由於不再飄絮,再次被選爲行道樹。比如天元區交警隊、二中周邊以及武廣片區的多條路段又栽種了法國梧桐樹。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六十多年前,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株洲建設的老一輩株洲人親手爲這個城市,爲後輩株洲人栽種下這些行道樹,成就了今天株洲老城區最美的城市幹道,成爲網紅打卡首選地,在這個打網紅打卡地,還是頗具盛名 “夜宵一條街”。不寬的街道兩旁,密密麻麻都是各類美食店鋪,每當夜幕降臨,燈紅酒綠,汽車聲,猜拳聲,叫賣聲甚至偶爾還會有吵鬧打架聲……連綿不絕,既市井又現代。時尚和傳統、奮鬥和紙醉金迷,在這裏都活生生的展現出來。

4月,這個特殊時期,我們迎來春暖花開。此時,陽光很溫潤,鬧市中的樹木挺過寒冬,開始吐露新芽。行走在人民中路上,道路兩旁法國梧桐樹新長出的嫩綠色法國梧桐樹葉在風中搖曳作響,陽光從茂密的枝葉間照進來,投下斑駁影子。早上車少時,一些市民特地拿着相機到附近取景。這些伴隨幾代株洲人成長的法國梧桐,充實了城市的內在美,讓城市文脈得到延續。

鄉愁,是我們精神家園的歸依,承載的是一個城市溫情的記憶。隨着社會的變遷,歲月的積澱,鄉愁更是漸漸成爲中華文化的傳統元素與精神基因,是一種家國情懷。

時代更迭,許多城市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我們每每走過一些大城市,常常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豪華的酒店、華麗的寫字樓……

人民中路旁賀家土小學操場上的法國梧桐

如何讓城市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是一道難題。城市發展、高樓林立不能以割斷文脈、棄置鄉愁爲代價。留住城市文脈,保護好城市的本土文化元素,才留得住我們的鄉愁。

更得欣慰的是,走進株洲,我們猶能感受那歷史吹來的淳厚古風,能透過歷史的雲煙,喚醒自己心中那份久違的感動。

作者/寧翔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佈”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