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覆關鍵詞獲取PDF打印版本,需要的自取。

獲取方式:【高考語文資訊】主頁對話框回覆關鍵詞:文言文閱讀

溫馨提示:有效期只有一週哦,抓緊時間下載

定語後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譙國夫人者,高涼冼氏之女也。世爲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衆,行軍用師,壓服諸越。梁大同初,羅州刺史馮融聞夫人有志行,爲其子高涼太守寶娉以爲妻。融本北燕苗裔,三世爲守牧,他鄉羈旅,號令不行。至是,夫人誠約本宗,使從民禮。每共寶參決辭訟,首領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皋口,遣召寶。寶欲往,夫人止之曰:“刺史無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詐君共爲反耳。”寶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刺史被召援臺【注】,乃稱有疾,鑄兵聚衆,而後喚君。今者若往,必留質,願且無行,以觀其勢。”數日,遷仕果反。夫人曰:“若君自往,必有戰鬥。宜遣使詐之,卑辭厚禮,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得至柵下,賊必可圖。”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及寶卒,嶺表大亂,夫人懷集百越,數州晏然。高祖遣總管韋洸安撫嶺外。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獻於陳主,晉王廣遣陳主遺夫人書,諭以國亡,令其歸化,並以犀杖及兵符爲信,夫人見杖,盡日慟哭。遣其孫魂帥衆迎洸,嶺南悉定。追贈寶爲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夫人爲譙國夫人。皇后以首飾及宴服一襲賜之,夫人並盛於金篋,並梁、陳賜物各藏於一庫。每歲時大會,皆陳於庭,以示子孫,曰:“汝等宜盡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賜物具存,此忠孝之報也,願汝皆思念之。”仁壽初,卒,賻物一千段,諡爲誠敬夫人。

(摘自《隋書·譙國夫人傳》)

【注】臺:臺城,此處指朝廷所在。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

B. 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

C. 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

D. 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兵符,又稱虎符,是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製成兩半,右半留存於國君,左半交予統帥,驗合後方能生效。

B. 嶺南,五嶺以南地區的簡稱,在兩宋時爲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蘇軾就曾在此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

C. 冊,冊立、冊封,指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等。

D. 諡,指歷史上地位較高的人死後,給他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稱呼皇帝可用諡號,如隋煬帝、漢武帝,也可用年號,如唐高祖、乾隆等。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譙國夫人賢明能幹,大公無私。在父母家時,能行軍用師,管理諸越;出嫁後,能參決辭訟,親族犯法亦不徇私情,使當地政令有序。

B. 譙國夫人智勇雙全,巧避禍端。刺史李遷仕想使詭計誘騙馮寶與之一起謀反,被譙國夫人識破,並用計攻破李遷仕營寨,大勝而還。

C. 譙國夫人深明大義,平定嶺南。譙國夫人看到晉王楊廣送來的信及信物,知曉陳已滅亡後,立即率領衆人歸化隋朝,嶺南地區才得以平定。

D. 譙國夫人忠心爲國,忠孝傳家。譙國夫人歷經三朝,一心爲國,皆受到當朝皇帝的認可和賞賜,亦以此教育子孫,以赤心對天子。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融本北燕苗裔,三世爲守牧,他鄉羈旅,號令不行。

(2)每共寶參決辭訟,首領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馮融本是北燕的後代,三代都擔任州郡長官,客居在異鄉,政令得不到施行。

(2)每次與馮寶共同參與判決訴訟,有犯法的首領,即使是親族,也沒有寬縱饒恕的。

【解析】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析客觀型試題,可以先觀察選項之間的差異再作比較,這樣可以更高效地點斷。首先了解大意:“馮寶聽從了夫人的意見。遷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和衆人都挑着貨物,不設防備,夫人攻擊,大勝,遷仕於是逃跑,在寧都以求自保。”然後用排除法做題,“覘夫人衆皆擔物”中動詞“覘”的賓語內容可以從“皆”判斷是““夫人衆皆擔物””,排除BC,“不設備”的主語是“遷仕”,要斷開,驗證一下,排除A,所以選D項,原文標點:寶從之。遷仕果大喜,覘夫人衆皆擔物,不設備,夫人擊之,大捷,遷仕遂走,保於寧都。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相關的知識。D項,唐高祖是廟號,而非年號。稱呼皇帝諡號、廟號、年號均可。

1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通讀全文,將各個選項放回原文查對。C項,“信和信物”是陳後主的,不是晉王的。“立即歸化隋朝”亦錯,原文“夫人見杖,盡日慟哭”,然後歸化。

點睛:解答這類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題型時,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

1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得分點:(1)“苗裔”:後代子孫;“爲”:擔任;“守牧”:州郡長官;“羈旅”:指的是長久寄居他鄉;“不行”:古今異義,得不到施行;(2)“決”:判決;“辭訟”:訴訟;“雖”:即使;“舍縱”:寬縱饒恕;“首領有犯法者”定語後置句式。

參考譯文:

譙國夫人是高涼冼氏的女兒。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領,佔據山洞,部屬有十餘萬家。夫人幼時就很賢明,有很多謀略,在父母家時,能夠安撫部衆,行軍用兵,壓服南越各部落。梁朝大同初年,羅州刺史馮融聽說夫人有志向德行,爲他的兒子高涼太守馮寶娉爲妻子。馮融本是北燕的後代,三代都擔任州郡長官,客居在異鄉,政令得不到施行。到了這時,夫人約束本族,讓他們依從民禮。每次與馮寶共同參與判決訴訟,有犯法的首領,即使是親族,也沒有寬縱饒恕的。從此以後,政令有序,人們不敢違抗。高州刺史李遷仕佔領大皋口,派人召馮寶。馮寶想去,夫人阻止他說:“刺史無故不應當召太守,肯定想騙你去一同謀反。”馮寶問:“你憑什麼知道?”夫人說:“刺史被召援助朝廷,竟然稱有病不去,鑄造兵器,聚集部衆,然後召喚您。現在假如您去了,肯定會被留作人質,希望你暫時不要去,先觀察一下勢態的發展。”幾天後,李遷仕果然謀反。夫人說:“如果您親自去,一定有戰鬥。應派使者去騙他,說謙卑的話,送上厚禮,我帶領千餘人,步行挑着貨物,能夠到軍營前,賊人一定可以消滅。”馮寶聽從了夫人的意見。遷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和衆人都挑着貨物,不設防備,夫人攻擊,大勝,遷仕於是逃跑,在寧都以求自保。等到馮寶死了,嶺南一帶大亂,夫人安撫百越,幾個州都很太平。隋高祖派總管韋洸安撫嶺外。當初,夫人把扶南產的犀杖獻給陳後主,晉王楊廣讓陳後主給夫人寫信,告訴她陳國滅亡了,讓她歸服,並且用犀杖和兵符作爲憑證,夫人看見犀杖,整天痛哭。派她的孫子馮魂領着衆人迎接韋洸,嶺南全部平定。追贈馮寶爲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夫人爲譙國夫人。皇后把首飾和宴服一套賜給夫人,夫人一同裝在金篋裏,同梁國、陳國賞賜的物品各藏在一個倉庫裏。每年大集會,都陳列在庭上,用來給子孫看,她說:“你們應該忠心對待天子。我侍奉三代皇帝,只用一片誠心。現在賞賜的東西都在,這是忠孝的報答,希望你們心裏都記着這點。”仁壽初年,夫人逝世,賜絲織物一千段,諡號爲誠敬夫人。

賓語前置

李承之,字奉世,李肅之季弟,幽州人,後遷濮州。生而孤,肅之鞠育誨道,至於成人。性嚴重,有忠節。從兄李柬之將仕以官,辭不受,而中進士第,調明州司法參軍。郡守任情執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獨毅然力爭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爲之則已,既下有司,則當循三尺之法矣。”守憚其言。嘗建免役議,王安石見而稱之。熙寧初,以爲條例司檢詳文字,得召見。神宗語執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詳,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謂之曰:“朕即位以來,不輕與人改秩,今以命汝,異恩也。”檢正中書刑房,察訪淮浙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還奏《役書》二十篇。加集賢校理。又察訪陝西,時郡縣昧於奉法,斂羨餘過制。承之曰:“是豈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數。遷集賢殿修撰,擢寶文閣待制,爲同羣牧使,糾察在京刑獄,兼樞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權三司使。蔡確治相州獄,多引朝士,皆望風自折服。承之爲帝言其險詖之狀,帝意始悟,趣使詰竟。遷龍圖閣直學士,懇辭,乞授兄肅之,曰:“臣少鞠於兄,且兄爲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厲風俗。肅之亦當遷也。”即並命焉。商人犯禁貨北珠,乃爲公主售,三司久不敢決。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聞之曰:“有司當如此矣。”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爲陝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歷應天府、河陽、陳、鄆、揚州而卒。

(節選自《宋史•李承之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爲陝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

B. 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爲陝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

C. 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爲陝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

D. 進樞密直學士/坐補吏/不當降待制/知汝州/未幾/爲陝西都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復以樞密直學士知青州/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兄,指父親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長的人,也泛指本族平輩中年齡與己相當者。

B. 曹掾,東漢太尉或相國等分曹治事,正職爲“掾”,後來泛指各部門治事的屬吏。

C. 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爲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

D. 改秩,秩,官吏的俸祿、職位或品級,“改秩”即改變官吏的俸祿、職位或品級。

12. 下列對於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李承之獨立性強,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給他個官職,卻遭到他的拒絕,後來他憑藉科舉考中進士,調任明州司法參軍。

B. 李承之做事認真,頗受賞識。曾經因建議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稱賞;熙寧年間,談論制置司的情況非常詳細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賞。

C. 李承之糾察諸事,盡職盡責。擔任檢正中書刑房,察訪淮浙地區日常政務及農田水利時發現郡縣執法混亂,超標征斂賦稅,便加以糾正。

D. 李承之秉公執法,不畏權貴。有商人違法爲公主販賣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辦理,立即下令緝拿案犯。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郡守任情執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獨毅然力爭之。

(2)“卿兄弟孝友,足厲風俗。肅之亦當遷也。”即並命焉。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斷案,別人沒有敢違逆他的,唯獨李承之毅然與他竭力爭辯。

(2)“你們兄弟二人孝敬友愛,足可以勸勉世人改善社會風氣。肅之也應該升職了。”就一起任命了他們(兄弟二人)。

【解析】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細讀所給文段,明確瞭解文意,然後根據文意進行判斷,本段話的大意爲:升任樞密院當直學士。因爲任命官吏不當,降爲待制,後擔任汝州知州。不久,擔任陝西都轉運使,後來召他進京擔任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又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擔任青州知州。其中注意結合文言文行文的習慣,也可藉助標誌詞,如“未幾”。本段主要根據一些名詞,如“樞密直學士”“汝州”“陝西都轉運使”“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樞密直學士”“青州”等做出判斷。

11. 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解答此類題目,還可以結合該詞語所在的語段及具體語境分析。A項,“年齡與己相當者”錯。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做出判定。C項,“發現郡縣執法混亂,超標征斂賦稅,便加以糾正”是在“察訪陝西”時。

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爲主,意譯爲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後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任情”,放任性情;“忤”,違逆;“人莫敢之忤”,賓語前置句;“力爭”,竭力爭辯。第二句得分點:“孝友”,孝敬友愛;“厲”,激勵;“遷”,升職;“並”,一起;“焉”,代詞,他們。

參考譯文:

李承之,字奉世,李肅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後來遷居到濮州。生下來就成了孤兒,李肅之撫育他,並對他進行教育引導,一直到他長大成人。他性情嚴肅威重,有忠貞的氣節。堂兄李柬之將要給他官做,他推辭不接受,而是通過科舉中了進士,調任明州司法參軍。郡守放任自己的性情執法斷案,別人沒有敢違逆他的,唯獨承之毅然力爭。郡守生氣地說:“下屬敢這樣嗎?”承之曰:“事情一發生,您自己處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經安排給執法部門,那就應當遵循三尺之法了。”郡守很忌憚他的話。李承之曾經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議,王安石見了很稱讚他的建議。熙寧初年,因爲給條例司檢查校對法律條文,得以被皇帝召見。神宗對掌握實權的官員說:“承之談論制置司的事情很詳盡,不是別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爲京官。另一天,皇帝對他說:“我即位以來,不輕易改變別人的官職,現在任命你,是不同尋常的恩德啊。”擔任檢正中書刑房,察訪淮河、浙江地區常平倉事務、農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後上奏朝廷《役書》二十篇。升任集賢校理,又察訪陝西,當時郡縣對於執行法律不嚴格,搞矇混,亂收費超過制度規定。承之說:“這難道是朝廷的旨意嗎?”都裁斷改正了那些不正確的數額。升任集賢殿修撰,又提升爲寶文閣待制,擔任同羣牧使,糾察在京刑獄,兼任樞密院都承旨,出京擔任延州知州,回京擔任代理三司使。蔡確負責處理相州案件,牽連很多朝廷中的官員,很多人聽到一點風聲就屈服了。承之向皇帝講明瞭蔡確險惡邪僻的情況,皇帝的心裏才明白,趕緊派使臣去調查追問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升李承之任龍圖閣直學士,他懇切地推辭,請求授給兄長李肅之,說:“我從小就受兄長的撫育,而且兄長擔任待制之職已經十年了。”皇帝說:“你們兄弟二人孝敬友愛,足可以勸勉世人改善社會風氣。肅之也應該升職了。”就一起任命了他們(兄弟二人)。有商人違犯禁令,賣北方產的珍珠,是爲公主賣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決。承之說:“朝廷的法令,怕皇帝的女兒(就不實行了)嗎?”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聽聞後說:“執法部門就應當這樣啊。”升任樞密院當直學士。因爲任命官吏不當,降爲待制,後擔任汝州知州。不久,擔任陝西都轉運使,後來召他進京擔任給事中、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又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擔任青州知州。歷任應天府、河陽、陳、鄆、揚州長官後去世。

被動句式

何如寵,字康侯,桐城人。父思鰲,知棲霞縣,有德於民。如寵登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由庶吉士累遷國子監祭酒。天啓時,官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五年正月,建推左侍郎,魏廣微言如寵與左光斗同裏友善,遂奪職閒住。

崇禎元年,起爲吏部右侍郎。未至,拜禮部尚書。宗籓婚嫁命名,例請於朝。貧者爲部所稽,自萬曆末至是,積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用如寵請,貧宗得嫁娶者六百餘人。大學士劉鴻訓以增敕事,帝怒不測,如寵力爲剖析,得免死戍邊。明年冬,京師戒嚴,都人桀黠者,請以私財聚衆助官軍,朝議壯之。如寵力言其叵測,不善用,必啓內釁。帝召問,對如初。

帝出片紙示之,則得之偵事,與如寵言合,由是受知。十二月,命與周延儒、錢象坤俱以本官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帝欲族袁崇煥,以如寵申救,免死者三百餘口。累加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四年春,副延儒總裁會試。事竣,即乞休,疏九上乃允。陛辭陳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復請時觀《通鑑》察古今理亂忠佞語甚切。六年,延儒罷政,體仁當爲首輔。而延儒憾體仁排己,謀起如寵以抑之,如寵畏體仁,六疏辭,體仁遂爲首輔。

如寵性孝友。母年九十,色養不衰。操行恬雅,與物無競,難進易退,世尤高之。十四年卒。福王時,贈太保,諡文端。

(《明史·何如寵傳》)

10. 下列對文中面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陛辭/陳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復請/時觀《通鑑》/察古今/理亂忠佞語/甚切

B. 陛辭/陳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復請時觀《通鑑》/察古今理亂忠佞/語甚切

C. 陛辭/陳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復請時觀《通鑑》/察古今/理亂忠佞/語甚切

D. 陛辭/陳悖大明作之道/抵家復請/時觀《通鑑》/察古今理/亂忠佞/語甚切

11. 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萬曆是明神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爲建元。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

B. 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東漢始置吏曹,改白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後稱吏部。隋、唐、五代,列爲尚書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爲吏部尚書。主管文官的任免與考覈等。

C. 會試是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錄取三百名爲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D. 諡號是君主、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有褒的美諡,憐的平諡,貶的惡諡三種。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天啓五年正月,何如寵被推舉爲左待郎’,但是因爲魏廣微說他和左光斗是同鄉而且關係很好,所以他被撤職而閒住在家。

B. 大學士劉鴻訓因爲增添敕命一事,觸怒了崇禎,崇禎想要殺了他。如寵竭盡全力爲他解釋,終使崇禎寬容,改死罪爲流放。

C. 京都戒嚴,城中有一些人白請用私財招募士兵幫助守城,如寵獨認爲不可行,聲稱這些人心懷叵測,不妥善使用這些錢財,將要引起內亂。

D. 如寵協助周延儒裁決會試事務,事情結束,就乞求退休,上疏九次皇上才允許。回到家後,又請求皇帝允許自己時時閱覽《通鑑》。

13.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貧者爲部所稽,白萬曆末至是,積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

(2)如寵性孝友,母年九十,色養不衰。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貧困的人被禮部拖延,從萬曆末年到現在,積壓的奏疏上千份,導致有的人頭髮花白了也不能成家,有的骨頭腐爛尚未命名。

(2)何如寵本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他的母親九十歲了,他和顏悅色供養母親,從不懈怠。

【解析】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道”在文中是名詞,作賓語,因此斷開;“抵家”單獨成句;“察古今”如果斷開,會導致“察”的賓語缺失。綜合B項正確。句意:上大殿向皇常辭別,陳述敦厚寬大聖明之道。到家裏,又(上書)請求皇帝時時閱覽《通鑑》,洞察古今治亂忠奸,語氣十分懇切。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C項,會試錄取的爲貢元,第一名叫會元。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D項,不是“請求皇帝允許自己時時閱覽《通鑑》”,而是“請求皇帝時時閱覽《通鑑》”。

點睛:在整體把握的情況下,在準確理解詞義、句意的基礎上,梳理句與句之間的內在聯繫,依據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從而明確文章的內容要點和主旨。不僅要對原文的基本內容進行歸納概括,還要對文章的內容作較深層次的剖析。這就要求我們能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並對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分析與判斷,進而歸納和概括。也就是說,不僅要能概括某個事件的發生、發展和所導致的結果或某個(幾個)人物的所作所爲,還要能揭示出這個事件的意義,或者某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種現象的本質,或者某種觀點等。

13.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稽”譯爲拖延,“至”譯爲到,“名”譯爲命名。(2)“孝”譯爲孝順,“色”譯爲和顏悅色,“衰”譯爲懈怠。

參考譯文:

何如寵,字康侯,桐城人。父親何思鰲,擔任棲霞縣知縣,對百姓有恩德。何如寵考中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由庶吉士屢次升遷至國子監祭酒。天啓年間,任職禮部右侍郎,協助管理詹事府。天啓五年正月,何如寵被朝廷推舉爲左侍郎,魏廣微說何如寵與左光斗是同鄉好友,於是被削奪官職閒居。

崇禎元年,被起用任職吏部右侍郎。還未到任,又被授予禮部尚書。宗室子孫婚嫁命名,按照舊例須向朝廷請示。貧困的人被禮部拖延,從萬曆末年到現在,積壓的奏疏上千份,導致有的人頭髮花白了也不能成家,有的骨頭腐爛尚未命名。(朝廷)因爲採用何如寵的建議之後,得以婚嫁的貧困宗室成員有六百多人。大學士劉鴻訓因爲增添敕命一事,皇帝對他的不守法度而憤怒。何如寵極力爲他辯白,才得以免死,被貶謫守衛邊防。第二年冬,京城戒嚴,都城兇悍狡黠的人,請求用私財聚集衆人協助官軍,朝廷商議鼓勵這樣做。何如寵極力聲稱這些人心懷叵測,不妥善使用這些私財,必將導致內亂。皇帝召問他,何如寵回答如初。

皇帝拿出一張小紙條給他看,原來是得到的偵察的事情,與何如寵所說的一致,由此,何如寵被賞識。十二月,(朝廷)下命何如寵與周延儒、錢象坤都以原職位兼任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輔佐朝政。皇帝打算誅滅袁崇煥九族,因何如寵申辯相救,免於死罪的有三百多人。後屢次被加官爲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崇禎四年春,(何如寵)協助周延儒裁決會試事務。事務結束,就請求退休,上疏九次纔得到皇帝允許。上大殿向皇常辭別,陳述敦厚寬大聖明之道。到家裏,又(上書)請求皇帝時時閱覽《通鑑》,洞察古今治亂忠奸,語氣十分懇切。六年,周延儒被免去宰相職務,溫體仁應當成爲首輔。周延儒痛恨溫體仁排擠自己,打算起用何如寵來牽制他。何如寵畏懼溫體仁,六次上疏推辭,溫體仁最後成爲首輔。

何如寵本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他的母親九十歲了,他和顏悅色供養母親,從不懈怠。他操行恬淡高雅,與世無爭,國家有難就進取,國家安定就退隱,世人十分敬重他。崇禎十四年去世。福王時,贈予太保,諡號文端。

|聲明:綜合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標籤:文言文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