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原國國君主動放棄自己諸候土地,姬貫不同意,讓晉文公放棄,更不可能,最後就有人給他倆出了個主意,看誰的拳頭硬,勝的得到原地,輸的離開。失去家園的姬貫被晉文公帶回了晉國,原國原有的宗廟社稷卻被保留了下來,並繼續得到周王朝的承認,依然是一個諸候國君。

不看不知道,歷史真奇妙!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很多現在人所不能理解,甚至覺得匪夷所思的事件,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件事就可謂是奇中之奇了。

到了春秋時期,周朝也已經走到了解體的邊緣,各個諸候都已經越來越不服從周王朝的管理,揭竿而起的小動作時不時暴露出來。

等到周襄王掌權時,那些妄圖爭雄的諸候們都已經按耐不住了。尤其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姬帶率先發動叛亂,直接藉助外邦力量把周襄王趕到了晉國。

雖然周朝已經末落了,但作爲正統的繼位者,晉國的晉文公還是率兵幫周襄王奪回政權,姬帶也在這場戰爭中灰飛煙滅了。

周襄王姬鄭爲了褒獎晉文公助他回朝的行爲,就把當時原國的封地——原地賜給了他。

周襄王

原地本來就是一個彈丸之地,其所屬的原國也是一個小諸候國,國君也是姬鄭的自家人姬貫。

現在這塊地被姬鄭賜給了晉文公,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都是受皇命封賜擁有原地的人,這可怎麼辦呢?

讓原國國君主動放棄自己諸候土地,姬貫不同意,讓晉文公放棄,更不可能,最後就有人給他倆出了個主意,看誰的拳頭硬,勝的得到原地,輸的離開。

原地都是自己嘴裏的肉,誰都不想讓它有所損失,所以兩人就定了一個君子協定,三天內決出勝負。原國姬貫守城,晉文公來攻城,三天內攻不下,晉文公自動放棄,否則原國國君走人。

原地本來就不大,做爲守方的姬貫在堅持了三天後也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邊緣了,再多耗個半日,就不得不棄城投降。晉文公做爲攻城方,再打個一天兩天也不是事兒,但做爲君子,要言而有信,在第三天落日時分,就鳴金收兵自動後退了三十里地,安營紮寨準備次日回晉國去。

原地的土著居民被晉文公退兵行爲打動了,居然舉城投降,出城去迎接晉文公及其軍隊入城。原國國君姬貫雖然贏了戰爭,卻還是丟了自己的國土。

失去家園的姬貫被晉文公帶回了晉國,原國原有的宗廟社稷卻被保留了下來,並繼續得到周王朝的承認,依然是一個諸候國君。只是成了一個只有王室稱號卻沒有半分國土的國君。堪稱是“春秋奇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