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方面,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特意到北京與杜聿明見面,並不單純是親家相見,更是希望與杜聿明一起勸說楊振寧回到祖國,"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服務"。1949年,正是杜聿明被俘同年,遠在美國求學的大女兒杜致禮,與當時還未聞名世界的楊振寧博士正式結婚。

2004年,82歲的楊振寧教授與28歲的研究生翁帆結婚的消息引發喧囂,楊振寧再次成爲關注的焦點。而關於他的前妻世人瞭解的較少,報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她叫杜致禮,2003年病逝,但杜致禮的父親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深得蔣介石信任,官至國民黨中將,在淮海戰役中被俘

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是黃埔軍校一期學員,曾任國民黨東北保安長官司令部中將司令、徐州"剿總"中將副司令,更是蔣介石極其信任的黃埔愛將。抗日戰爭時期英勇殺敵,先後反攻日軍第5師團、指揮同古諸戰,特別是在崑崙關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當時的《中央日報》在題爲《記杜聿明將軍》的文章中稱:

"我國機械化部隊開始殲敵,則自杜將軍聿明督率始,在崑崙關大捷後,敵人開始認識到我國軍隊已踏入世界近代軍隊行列。"

然而在解放戰爭中,杜聿明先是在東北和林彪元帥多次作戰,失利後又被蔣介石派向淮海戰場,企圖和我軍決一死戰,但最終在我華野和中野的包圍之下戰敗,成爲俘虜,後在北京戰犯管理處接受改造。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1959年,毛主席提議特赦杜聿明

1949年,正是杜聿明被俘同年,遠在美國求學的大女兒杜致禮,與當時還未聞名世界的楊振寧博士正式結婚。

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作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轟動。作爲抗日名將的女婿,尤其還是飽受爭議的抗日名將,楊振寧還是有着巨大的壓力的,由於當時的中美關係,楊無法回到祖國與岳父杜聿明相識。

國內方面,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特意到北京與杜聿明見面,並不單純是親家相見,更是希望與杜聿明一起勸說楊振寧回到祖國,"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服務"。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杜聿明在周恩來總理等人的一再勸說下,給楊振寧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稱謂和署名外,就只有短短的兩句話:

親愛的寧婿:

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

這是民族的,希望你注意政治。

杜聿明 即草

到了1959年國慶前夕,思想改造結束,毛主席提議特赦一批戰犯,作爲諾貝爾獲獎者岳父的杜聿明被特赦了。在這以後,杜聿明不斷給楊振寧夫婦寫信,他滿懷熱忱地把新中國的成就告訴了在太平洋彼岸的親人。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楊振寧回國,周恩來宴請接見,杜聿明見女婿略顯尷尬

直到1971年,中美兩國關係有所緩和。楊振寧偕夫人杜致禮回到中國,此時他已經加入美國國籍,而中美雙方還未建立外交關係,按照國際規矩,得益於周總理特批才得以回國。回國之後,周總理又宴請了他們夫婦及杜聿明夫婦。

宴席上,楊振寧覺得妻子父親畢竟以前是個戰俘,所以不好意思叫他岳父。只是以"杜先生"稱呼。還是周總理連忙出面說到:"你應該叫他岳父大人啊!"這句話既給了杜聿明的面子,又緩解了尷尬的氣氛,讓杜聿明對他感激不盡。

可是楊振寧還是有些難以啓齒,周總理看出來了這一點,就又開玩笑道:"原來,還是岳母最疼姑爺啊!"這一句話一出口,衆人聽了都笑了,一下子氣氛緩和了起來。

1971年,楊振寧博士作爲美籍華裔學者,第一個回到祖國。2003年,杜致禮因病去世。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後來,杜聿明和楊振寧都爲祖國作出貢獻

1961年2月,杜聿明被任命爲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杜聿明很珍惜這種工作機會,積極撰寫文史資料,力求真實地把過去經歷的事實記錄下來,供史學家和後人參考,寫下《淮海戰役始末》《遼瀋戰役概述》《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等,後又當選爲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患腎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在遺囑中,杜仍不忘統一大業,囑其妻率子女爲祖國現代化繼續作貢獻,"盼在臺灣之同學、親友、同胞們以民族大義爲重,早日促成和平統一。"悼詞中也這樣評價他:"他雖然走過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榮的後半生,爲人民的革命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人民懷念他!"

楊振寧前岳父是誰?國民黨中將,深得老蔣信任,毛主席建議特赦

而楊振寧教授在2003年底回中國定居,積極推動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爲推薦引進當代應用數學學派領路人林家翹、計算機諾貝爾獎獲得者姚期智等頂尖學者作出了積極貢獻。2017年2月,楊振寧教授正式轉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8月26日,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成爲中國公民。

不可否認,楊振寧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了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瞭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文/兵者觀察)

更多原創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兵者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