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my要減肥

信仰的小山。

我不知道這樣的堆砌,具體有着怎樣的含義。亦或者,每個堆砌他們的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祈禱 。有可以寄予的心願,多麼美好。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爲“毗溼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爲“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爲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比粒寺位於皇家浴池的東北方,東巴萊池南端500 米處。比粒寺的粗獷建築風格使整座寺廟顯得勻稱而有規模。這座廟寺的風格與東梅蓬寺相似,只是建時較晚,是最後一座真正的“寺廟山”。

東梅蓬陽光下美麗的仙女,就這樣安靜的守護着,她想要守護的一切。

東梅蓬寺位於東巴萊湖中的一座小島上,在距離比粒寺約 500 米處。於十世紀下半葉 (952 年 ) ,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成,用於供奉溼婆 ( 印度教 ) ,是一座紀念國王雙親的古廟,屬比粒寺建築風格,從東入口處進出寺廟。

時間像門,我們在其中不停穿梭。回憶,像路邊的風景,不停往後退,我怕終有一天,我記不起,你的臉, 還有那些盛開在鳳凰花中的笑靨。

我站在太陽裏,竟沒有意識到,周圍是蔓延開的荒蕪。然後明白,若無其事,是最好的表情。

總是在最殘破的荒蕪中,看到最微妙的生命力。

tips:

規模不算大,但是也不小,就算人多,也還是能避開旅遊團的人羣,找到拍照的地方,畢竟這裏不是遊覽的重點。

聖劍寺規模宏大,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築風格。從中央聖塔開始,四條狹長的走廊向各個方向延伸,並帶拱頂。在聖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則分別供奉着毗溼奴和溼婆的神龕。

吳哥這樣的”畫框“很多,不論你怎麼把自己放進去,都是一幅畫,天然形成。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峯,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佈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臺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着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峯。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與中國萬里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亞的千佛壇一起,被譽爲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