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好比富兰克林在借书之前,还提前给那个议员写了一封十分恭敬的信,还书的时候,也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所以我们在麻烦别人时,也应该有充分的诚意,这样对方才会更容易帮助我们。所以没有人愿意一直被人麻烦,当我们建立起初步的感情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擅用互惠原理,你帮我一次,我再帮你一次,才能建立起最强韧的人际关系。

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1736年,有一天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的议院发表演讲。另一位议员完全反对他的观点,于是也发表了一篇演讲,十分激烈地批评了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有点措手不及,但是又想争取这位议员的同意。
后来,他无意中打听到这位议员的家里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图书。于是他十分恭敬地写了一封信,厚着脸皮向这个议员借书。没想到这个议员竟然同意了,富兰克林看完书,还书时郑重地表达了谢意。
几天后当他们再次在议会厅见面时,富兰克林是这样描写的:“他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以前从来没有过),后来我们谈话,他还表示,任何时候都愿意为我效劳。”
从此他们两人化敌为友,终生保持着友谊。
经过这个事情后,富兰克林便得出了一个原则: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后代的心理学家也依此得出了一个结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的由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麻烦别人,对方反而会更愿意帮我们?
之所以帮助过我们的人,更愿意帮助我们,其实是因为【认知失调理论】。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又叫失调减少(dissonance reduction)理论,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或者思想和行为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一种紧张的状态(“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
费斯丁格以吸烟为例进行了说明,就好比一个老烟枪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是戒烟很困难,他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就会产生落差,这就是认知失调。
一旦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失调产生时带来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感觉,我们会自发的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认知。
比如老烟枪会为了抽烟对自己解释说:哦,大家都在抽烟,不也没出问题嘛或者说抽烟能让我有精神,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等等。
同样的,在我们麻烦别人时,即便对方刚开始是讨厌我们,甚至是反对我们的,一旦选择了对我们伸出援手,因为思想上【讨厌我们】,但行为上却【选择帮助我们】,思想和行为不一致,就也出现了认知失调现象。
为了缓冲认知失调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就开始了自我说服,开始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告诉自己:我应该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不然为什么会去帮助他。他这个人还不错其实,不然我不会去帮一个我讨厌的人。
所以,很多时候,当你去麻烦别人,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其实往往更有利于你和对方关系的缓和,而且与那些你帮助过的人相比,帮助你的人帮助你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如何通过麻烦别人建立好人缘
虽然麻烦别人可以更好的建立友好关系,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1、麻烦别人,要有界限感和分寸感
你可以麻烦别人帮你带一份午饭,但不能每天中午都让别人带。
你可以麻烦亲人帮你洗衣服,但不能要求同事帮你做那些过分的事。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曾将人际交往距离划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对称。
其实我们在麻烦别人时也需要做一个划分,先要大致清楚自己在对方的圈子里身处哪一环,对待不同距离的人,学会拿捏分寸,这样才不会在麻烦别人的时候出现尴尬唐突的画面,两个人的关系才能长久。
2、麻烦别人,请诚意一点,并尽可能有所付出
既然是麻烦别人,请别人帮忙,那么至少要把自己的诚意表现出来。
就好比富兰克林在借书之前,还提前给那个议员写了一封十分恭敬的信,还书的时候,也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所以我们在麻烦别人时,也应该有充分的诚意,这样对方才会更容易帮助我们。
另外,在对方帮助了我们之后,还要尽可能有所付出,不管是物质付出还是精神付出,都会使对方会更容易对我们产生好感。
我曾经有多次在大路上被麻烦帮忙填写调查问卷,但唯独有一次印象深刻,而且很高兴帮了忙,那是因为我在填了问卷的第二天,做调研的机构就给我打来了电话,感谢我的参与,并告诉我,我填写的数据对他们很重要。
3、利用互惠原理,建立长久关系
互惠原理指出,人们总是习惯于使用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互惠原理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隐藏机制。一旦场景合适,就会被立即启动。
麻烦别人虽然可以建立起一条链接彼此的纽带,但是长久的友谊经营则需要以互惠作为基础。
相互没有任何互惠互利行为,其实也意味着友谊在慢慢终止。这里的互惠,包括精神、物质、情感上的三类互惠。
胡雪岩曾经也说过:“你肯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这也是我下雨时即使不带伞,也不会被淋湿的妙法啊。”
所以没有人愿意一直被人麻烦,当我们建立起初步的感情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擅用互惠原理,你帮我一次,我再帮你一次,才能建立起最强韧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回到孤独中。”
胡适十几岁的时候被送往上海读书,送他到车站的时候母亲不放心说:“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再也帮不了你,自己去闯荡吧,但是要送你四个字——学会求助。”
所以,很多时候适当地麻烦别人,非但不是一种“麻烦”,反而是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更是一条链接彼此的纽带。你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