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杜鹃花常见的死因有以下这几点:

  1、水肥不当

  浇水过多会导致杜鹃长期处于积水状态,从而积水烂根,最终死亡;而盆土过于干燥,长时间不浇水的话,就会导致杜鹃的根系萎缩变焉,毛根卷曲,最终根系枯萎死亡。

  还有就是,杜鹃花并不是喜肥的植物,不要对其施加浓度过高的肥料,也不要施加还没有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例如生蛋壳、鱼骨等,这些不仅不会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而且还会烧坏植物的根部,导致其烂根死亡。

  2、土壤过碱

  杜鹃花比较喜爱酸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如果土壤的PH值超过7.5,或是长期给其浇碱性过大的水,会影响到植物根系对于氮和铁元素的吸收,导致杜鹃花茎叶变黄干枯,严重的甚至死亡。

  3、通风不良

  这一点是很多喜欢在室内进行养护的人群最容易忽略的问题,长期在通风不畅,高温闷热的环境中生存,杜鹃很容易就患上锈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其死亡。

  4、光照不足

  在杜鹃的生长期内,为其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促进其花芽分化,加快其生长速度。然而,如果不能满足杜鹃对于光照的需求,就会导致植物体内的养分缺失,杜鹃叶片变黄发白,最后甚至枯萎死亡。

  针对上述这几点,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在养护杜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1、一般四五天左右给杜鹃浇一次水,表面干燥之后就浇。因为北方水质偏碱性,可以使用雨水浇花,或是每两个月在土壤中浇灌一些硫酸亚铁溶液,以提升土壤的酸性。

  2、根据杜鹃的习性,最适合其生存的土壤为经过充分腐熟的松针土,这种土壤既富含养分,又疏松透气,很适合杜鹃生长。在栽培杜鹃的时候,一定不能使用碱性土壤或是黏性过大的土壤。

  3、要注意杜鹃生存环境的通风顺畅,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要将其放置在室内通风环境较好的地方,可以每天早晚用清水喷洒叶片,以达到增加环境湿度的目的。

  4、除夏季温度过高,需要适当进行遮阴之外,其余季节可以将杜鹃放在阳光处进行养护,不要长期将其放置在阴凉处,以免影响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

  5、平日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病虫害。每两年左右换一次盆,加快杜鹃的生长速度。生长期内以及花期后都要及时对花卉进行修剪,如此一来,养好杜鹃花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