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商》全媒体记者 冯麟然

资深编辑|倪敏

 

昨天是立冬,严寒来袭,但在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一场“暖——互联网改变的100张面孔”图片展带给人们一次温暖的邂逅,以一张张美好的面孔,呈现互联网的世界意义。

众多嘉宾和记者在图片展前驻足,他们被一张张笑脸感染,更被图片下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吸引。

1

“我们是最时髦的老年志愿者”

摄影:侯少卿

上图中的这位大伯名叫冯培祥,是乌镇志愿者协会会长,他被大家叫做“乌镇的主人”,而他也真的把乌镇景区当作了自己的家。

“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我们老乌镇人最好的礼物,就是学会了使用互联网。从去年开始,志愿者之家里也有了凭信用借还的充电宝,外地客人们来乌镇玩最着急手机没电,这下不用押金就解决啦!”今年68岁的冯培祥感慨中带着欣慰。

冯培祥是个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退休后常在西栅景区给游客指路,渐渐地就萌发了成立志愿者协会的念头。2008年年底,在西栅大桥下第一个志愿者之家成立,20多位本地退休老人成为乌镇首批老年志愿者;后来,20多人变成了200多人,仅一个西栅就开出了两间志愿者之家。

不同于全国其他景区里的志愿者中心,乌镇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大多由土生土长的老年志愿者组成。从当年乌镇当地的厂长、车间主任、老师等一线岗位退休,再到如今在志愿者之家里和年轻人“同场竞技”——老人们看重的,是如何做好东道主、讲好乌镇事。“在乌镇生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居然和‘互联网’绑定在了一起。”冯培祥说。

《浙商》记者在乌镇西栅景区内的志愿者之家看到,免费租赁的充电宝一直处于全部借出的状态,成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客人们最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冯培祥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志愿者之家只能提供“充电器插座”,游客们不得不定点在志愿者中心里坐等充电,一时半会电充不够又不能走只好干着急。如今,芝麻信用在整个乌镇西栅景区里新增了64个充电宝信用借还点,分布在西栅一东一西的两个志愿者之家、乌镇邮局、乌村村委会,以及民宿、酒店和餐厅。只要芝麻分60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借走充电宝,甚至,借用7天内还能在全国20多万个借还点异地归还。

除了引进移动充电宝,乌镇志愿者协会的日常管理也离不开互联网。“我们是最时髦的老年人志愿者,”冯培祥笑着说道,“我们会员之间联系都靠微信,所以管理效率非常高。还有多才多艺的会员拍摄舞蹈抖音视频,向更多人展示乌镇老年人的风采。”

互联网在这些乌镇志愿者协会的老人们和游客之间,织起的是一张温情的网。

2

你是我的眼

摄影:王颖

上图中这位正在认真聆听的女孩子叫陈思颖,这位28岁的上海女孩是一位视障者,她每天感知生活的方式便是用耳朵去倾听、用双手去触摸……

中国无障碍研究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视障群体约有1300多万,至少有600万视障人士在使用智能手机,其中83%使用智能手机的视障人士,需要完全借助读屏软件。但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及各种应用的兴起,让包括陈思颖在内的视障者迎来了新的生活。

上海的某个清晨,陈思颖很早就起床了,摸索着起床、穿衣、刷牙,打开窗户,外面只有风掠过树叶的声音,天没有下雨,陈思颖笑了。

早上6点,她拿着盲杖和手机出门了,在早点摊,买好包子豆浆后打开支付宝付款,店员接到付款通知后将早饭递给她。

“这样,可以避免现金找零的麻烦,也不用担心被小偷盯上钱包。”陈思颖笑着说。

互联网给陈思颖以及更多的视障群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使他们能享受健视者一样的便利生活。陈思颖现在的生活有许多都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比如购物付款、充话费、交水电费、给朋友转账、点外卖等。

2011年,陈思颖开始学会淘宝,现在每周平均要收五六个包裹。她还带着父母学会了网购。每周,她还要参加“黑暗跑团”组织的跑步活动。“黑暗跑团”是为健视者与视障者沟通而成立的公益跑步组织,鼓励更多的视障者走出家门,感受城市的美好和魅力,并锻炼身体。

目前,陈思颖成了“黑暗中对话”公益企业里的一名实习视障培训师。她想把自己的生活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视障者,让他们感受世界的暖。

↓↓↓更多内容,请扫描图中二维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