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熟悉的上海博物館。

但你真的瞭解它嗎?

現在,我們準備帶你去領略真正的

上海博物館

魔都市政府對面有一座暗合“天圓地方”格局的鼎形建築,大家戲稱爲“火鍋”。

上海博物館真的這麼厲害?

它是 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

中國最著名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被稱爲中國 文物界的“半壁江山”

俯仰幾千年的館藏

12000平方米,各類珍貴文物14萬件

光是國家 一級文物就有700多件

“鎮館之寶”都能列出長長的清單

先來科普一下所謂的“中國四大博物館”,它們是:

北京故宮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陝西曆史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上博的青銅器館和陶瓷館盛名在外,藏品具有極高的價值。

交龍垂鱗紋鼎(衆所周知,鼎是最重要的禮器之一。)

犧尊(古代人盛酒用的,祭祀才能拿出來哦。)

史屍簠(放飯食的器具,也是祭祀時候才能用。)

鑲嵌幾何紋方壺

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傳有緒的名品。青銅器館1200平方米,陳列了400餘件精美的青銅器,以大克鼎、子仲姜盤、晉侯穌鍾等爲魁首,囊括商周以降的國之重器。

而陶瓷館則以系統、延續、多樣的館藏而著稱,幾乎是一部完整的中國陶瓷簡史,從原始社會的彩陶直到明清官窯,各時期各風格這裏都有。對於文物資深粉絲而言,一樓的這兩個展館,七百餘件文物就足以消耗掉一整天的時間。

上博歷代書畫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閒的《千字文卷》等,皆爲一代的傑作。繪畫中,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董源的《夏山圖卷》等都是稀世珍品。至於明清兩代畫家作品的收藏,更是當代之冠。

11個常設展廳,加3個特展展廳,即使走馬觀花,這裏也要逛上一天。

常設展:

古代青銅館、古代雕塑館、古代陶瓷館、歷代書法館、歷代璽印館、歷代繪畫館、民族工藝館、歷代錢幣館、明清家居館、古代玉器館。

當前特展: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

展期:2017年11月30日 – 2018年03月04日

“巡迴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

展期:2017年12月15日 – 2018年03月04日

百裏挑一的“鎮館之寶”

前面說,上博的鎮館之寶列表有長長的一串,這是真的。這裏有唐代越窯、宋代汝窯,還集齊了“明代四大才子”,有王羲之、王獻之、懷素、王安石、趙孟頫的書法,宋徽宗、唐伯虎、倪瓚、王時敏的畫……我數不完了,你們自己來看吧!

因此,在這裏想要選出幾件能上《國家寶藏》的文物,簡直分分鐘的事兒~上博就是這麼牛!

先介紹上博禁止出境的八件藏品,

可謂是“八大鎮館之寶”!

NO.08 楚簡《孔子詩論》(戰國)

這件《孔子詩論》上面的一千零六個字包含了《詩經》中的59首詩歌。對愛好詩歌的文藝青年,這件文物猶如聖品。但是,它不常出現在常設展中,有點可惜。

NO.07 《曹全碑》明代初拓本(明)

這塊東漢靈帝時的漢碑算是漢碑中的網紅,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所謂的“初拓本”,就是碑剛剛出土不久就做的拓本,總之非常稀有,全球僅此兩款,一個在北京故宮,另一個就在上博。

NO.06 商鞅方升(戰國)

即使歷史不及格,也很少有人不知道商鞅變法,大秦朝統一度量衡的知識點。上博的商鞅方升就是這段歷史的活化石!上面還有2000多年前秦始皇二十六年的詔書。

NO.05 孫位《高逸圖》卷(唐)

唐代著名畫家孫位僅存的真跡,上博所藏書畫中的第一名作。這幅作品連名稱“高逸圖”都是宋徽宗所題,而內容更是描述了竹林七賢的故事。雖然這幅畫已經是殘卷,七賢僅剩4位,但無疑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是能流傳千古的書畫界KOL!由於極其珍貴,所以《高逸圖》很少展出,難得一見。

NO.04 王安石《楞嚴經要旨》卷(北宋)

這篇作品是王安石去世前一年所作,書法價值和歷史價值都超高。

NO.03 懷素《苦筍帖》卷(唐)

唐代著名草書家懷素的真跡,雖然只有兩行十四個字,但技巧嫺熟,運筆如風,變化無常。也許你一字都看不懂到懷疑人生,但絲毫不影響狂草的價值和美感。

NO.02 晉侯蘇鍾(西周)

這套編鐘至今被迫兩地分居,其中14件在上博,另外2件在西安。這套西周時期最重要的樂器,上面355個文字完整的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酥率兵隨周王巡視的歷史,而這件事在古代史籍裏沒有記載,是極度珍貴的史料。而且這件文物是常設展品。

NO.01 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是上博的第一鎮館之寶,一直放在青銅館最醒目的位置。它是西周孝王時期所著的青銅重器,而且還跟近代一位著名人物左宗棠有關。

除了這八件文物之外,

上博還有來者必看的八件頂級的文物!

雍正粉彩福壽橄欖瓶(清)

現在不僅我們在吐槽乾隆的品味,他還受到了《國家寶藏》裏來自官方的無情吐槽。而他素以清雅爲愛好的雍正爸爸,所做出的瓷器果然跟他的那些“農家樂”風格不一樣。雍正對粉彩情有獨鍾,從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輝煌。

然而雍正官窯粉彩瓷器傳世極少,瓶類作品更是罕見。直到十多年前,都沒人親眼見過“粉彩橄欖瓶”。直到2002年香港蘇富比拍賣上,這隻福壽橄欖瓶才驚現於世!四千一百五十萬港幣,拍得這件絕品的張永珍女士將它捐獻給上博。

趙佶《柳鴉蘆雁圖》(北宋)

皇帝中最好的藝術家宋徽宗趙佶,大家都熟悉他作爲一個“敗家皇帝”的故事。這幅畫跟他一般的風格不同,沒有了過分的華麗富貴,反而流露出文人的含蓄情致。因此其中的真僞也糾結了很久。這也是不容易見到的作品。

釋迦摩尼石雕像(北齊)

南北朝及隋代是中國佛像發展的重要過渡時期,這尊佛像正是代表了過渡時期的明顯特徵,有很高的藝術性。

越窯青釉海棠碗(唐)

唐代越窯作品,跟雍正粉彩一樣,一個字,少!這個碗是唐代越窯青瓷的巔峯之作,全球僅存的孤品。

王羲之《上虞帖》(東晉)

這件千古“書聖”王羲之的作品在文革中差點被毀掉,是1972年被人從垃圾堆裏撿回來,收藏於上博的,從此成爲上博書畫中壓箱底的寶貝!這是王羲之中年以後的重要作品,超級難得的藝術瑰寶!從五代以來,歷朝歷代傳承有序,曾是多代的皇家收藏。

王獻之《鴨頭丸帖》(東晉)

注意!這是王獻之書法作品中唯一傳世的!唯一的!雖然也有說法認爲上博所藏的是唐代臨摹本,但還是唯一的!這幅作品共15個字,寫在細絹之上。注意,鴨頭丸真的是一種喫的,但當時的人覺得不怎麼樣,所以王獻之寫道:"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淳化閣帖》(北宋)

《淳化閣帖》是中國法書叢帖之祖!北宋淳化三年,宋太宗拿出所藏晉唐歷代名家書法,雙鉤描摹刻在石板上,做成書帖。據說,上博收藏的《淳化閣帖》撿了個大便宜,用450萬美元買回。雖然各地都有不同年代的淳化閣帖,但還是上博的最爲珍貴!

子仲姜盤(春秋)

這是春秋時期的洗臉盆,真的比現在的好看。想象一下,清水倒入,盤底的魚、鴨子、青蛙……充滿了樂趣。上面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原地360度旋轉!是商周青銅器中絕無僅有的神品!根據上面的文字,我們知道這是春秋時期的某爲官員送給他夫人“子仲姜”的愛情信物。

上海博物館新館從開放以來,已經不間斷地爲魔都服務了21年,沒有一天閉館。如今它實行週一閉館的新政策,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所以,習慣了上博每天陪伴左右的小夥伴,記住,現在它每週一要休息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