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儘快幫老人找到親屬,救助站工作人員聯繫到了****公益尋人項目組,在接到救助站的信息後,項目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發佈了尋親啓事,並將尋親啓事推送給了邯鄲部分****手機用戶,而張先生的鄰居就恰巧看到了這條尋親啓事。在接到父親的電話後,張先生兄弟三個就立馬動身前往老家,但是周邊尋遍了都沒有找到母親的蹤影。

“我父親母親總是吵吵鬧鬧,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張先生說,“我們兄弟三個從小到大都習慣了。”張先生的父親母親都已是耄耋之年,父親87歲,母親85歲,兩口子身體都十分硬朗,夫妻兩個生活在農村老家裏,三個孩子都各自在邯鄲市裏安了家。

老夫妻互相擡槓,妻子不滿轉身回孃家

2019年11月8號晚上,已經耄耋之年的兩夫妻又因爲一些小事拌起了嘴。當天晚上兩口子都生着悶氣,但張先生的母親先是忍着沒有發作。可第二天一早卻轉身出了門,再也沒有消息。

“平常在家裏都是我母親做飯照顧我父親,我父親基本上也不會做啥飯,”張先生說,“那天我父親看都過中午了我母親還沒回來,也沒有做飯,他才覺出事情有點兒不對。”據張先生描述,自己的父親到下午見妻子還沒有回來,立馬着了急,趕緊才聯繫了自己的三個兒子。

邯鄲85歲老太與丈夫鬥嘴賭氣回孃家,結果中途走錯了路......

在接到父親的電話後,張先生兄弟三個就立馬動身前往老家,但是周邊尋遍了都沒有找到母親的蹤影。“有個同村的說看到老人上了公交車去邯鄲的方向了,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老人會在哪裏下車。”

找不到母親的蹤跡,兄弟三個焦急萬分,母親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一直健康,也從來沒有老年癡呆的症狀。從天亮找到天黑,從黃昏找到午夜,親戚家都問遍了,但是卻沒有一點兒線索。張先生不放心,又問了問母親孃家的親戚,但依舊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2019年11月10日上午,張先生剛和兄弟商量好坐母親昨天乘過的公交繼續尋找,但是此時鄰居發來的信息卻讓兄弟幾個驚喜不已。

回孃家卻坐過站,被救助拒絕吐露任何信息

原來正當兄弟幾個打算繼續尋找的時候,鄰居發來了一則****的尋親啓事。尋親啓事中的受助者正是自己的母親。

“我母親當時是打算回她孃家那邊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坐過了站,下錯了地方,”張先生說。原來,張先生的母親當時上車之後不知怎麼的就下錯了站,在那個地方遊蕩了一會兒之後被派出所民警發現。由於張先生的母親不肯透露任何信息,因此先被安置在了邯鄲市救助站中。

救助站工作人員在收助老人後,發現老人戴着墨鏡,衣着乾淨,精神行爲正常,並不像有精神障礙或者流浪乞討的樣子,但是老人怎麼都不肯透露自己的信息。

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再三詢問下,老人說自己和家人鬧了矛盾,但是姓名、家庭住址什麼的還是問不出來。

爲了儘快幫老人找到親屬,救助站工作人員聯繫到了****公益尋人項目組,在接到救助站的信息後,項目組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發佈了尋親啓事,並將尋親啓事推送給了邯鄲部分****手機用戶,而張先生的鄰居就恰巧看到了這條尋親啓事。

邯鄲85歲老太與丈夫鬥嘴賭氣回孃家,結果中途走錯了路......

在得到尋親信息後,兄弟三個立馬趕往了邯鄲市救助站。母親見到三個兒子之後不理不睬,三個兒子軟磨硬泡才接回了母親。“我媽見到我們兄弟三個也不理我們,我們就想辦法勸她,勸了好久她才答應跟我們回去,”張先生說。

據張先生描述,一個月前自己的母親剛做了青光眼白內障手術,因此才一直戴着墨鏡。在把母親送回家後,這對老夫妻一開始還是互相不願搭理,但是過了一會兒就好了。“他們兩個吵吵鬧鬧了一輩子,這都習慣了。”張先生說。

這是****尋人公益項目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11643名走失者;也是頭條尋人與各地救助站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家人的第8845個救助站受助者。

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致力於幫助各類家庭尋找走失者,其原理爲在走失者失蹤地點附近彈窗尋人信息,藉助頭條龐大用戶,極大提升可能目擊者幫助尋人的幾率。過往成功案例已經證實,頭條尋人的精準地域彈窗對短期內走失的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移動能力較低的人羣,有較高的尋人成功率。郵箱: [email protected]

邯鄲85歲老太與丈夫鬥嘴賭氣回孃家,結果中途走錯了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