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称肾病为“沉默杀手”,很多人的肾病都是突然查出来的,似乎肾病是突然爆发的。

事实上,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有一个漫长的病程,在这个病程中,身体也会出现一些提示信号。

肾病常常有三个信号

1:尿

首先是尿量的改变。尿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应引起注意。

尤其是夜尿。正常人的夜尿应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如果经常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其次,尿中有泡沫也要注意。尿里有泡沫的原因有很多,肾病也会引发这一现象。如果蛋白质从肾脏漏到了尿里,尿就会起许多泡沫。

2:水肿

肾不好,出现病变,常会引起水肿,尤其是眼睑和下肢,这两处最容易浮肿。

肾脏病人常常出现水肿的原因,在于肾病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当多余的水分在体内排不出去的时候,就容易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

3:肠胃

临床上,肾病的患者大多都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没有胃口、腹胀,恶心呕吐等。

慢性肾病患者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所以会经常腹胀,吃不下东西。

加之肾脏对尿的浓缩功能减退,夜尿量变大,血液浓缩,晨起血尿素氮水平相对升高。所以,晨起时容易恶心、呕吐。

肾脏病的晚期就是尿毒症。一旦肾病患者出现以下2个症状,就应立即就医,恐怕已经恶化成“尿毒症”了。

1、肌无力,肌肉抽搐

尿毒症时,肾脏排泄毒素的能力显著下降,造成人体内淤积的毒素过多,大量毒素蓄积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病变,就会对肌肉造成损坏,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现象。

这时,患者可能会经常不自觉的“抖腿”,这是由于病人已经无法自主控制肌肉的抖动。这在医学上叫“不宁腿综合征”,是尿毒症典型的并发症。

2、皮肤瘙痒难耐

肾脏严重受损,会导致血钙严重流失,血磷指数升高。过多的血磷会引起皮肤瘙痒。

当肾脏病恶化成尿毒症的时候,瘙痒症状会加重,有时皮肤痒起来,怎么也无法缓解,甚至无法入睡。

此外,还可伴有皮肤干燥、脱皮掉屑等异常表现。

一、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二、注意饮食

饮食中,寒凉热辣要远离。饮食偏嗜,如多食生冷寒凉,则易伤脾胃阳气,多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再有五味偏嗜,久则易伤内脏。

这三种饮食习惯对于机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囊肿性肾病的变化发展。而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临床上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辛辣刺激类,如辣椒、酒类、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巧克力、咖啡、海鱼、虾、蟹等“发物”;过咸类食物,特别是腌制类;被污染的食物如不卫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剩饭剩菜等;烧烤类食物。

因此,想要预防尿毒症,要严格控制这些饮食。除此之外,还应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高脂肪以及油腻类食品,即上述之肥甘厚味;限制豆类及豆制品,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更需注意。

三、适量运动

常言“生命在于运动”,透析者必须改变那种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对生活无信心的悲观状态,改变“卧而不立、立而不走”的不良习惯。

预防肾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散步、长跑、跳舞、登山、太极拳等,皆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细菌病毒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