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日全面战争的开始。经过八年的抗战,中国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在这全面抗战的八年之内,中国与日本的军队之间是怎么抗衡的呢?中国军队果真如抗日神剧里描述的一般“八百里开外,一把干掉鬼子的机枪手”,又或者“能吃的包子随手一扔就能变成有杀伤性的手榴弹”这么的神勇无敌吗?

其实,查阅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在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中国当时有几百万军力,而日本只派了区区200万军队侵华,数量上的差距可谓是悬殊至极。并且,他们还远离自己的家乡,对中国气候的适应远不如本土的中国军人。那么,就是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能让侵华战争持续了八年时间呢?

原因在于,虽然日本的兵力数量不如我国占优势,但是他们的质量要比中国高的多。日军的每一个师团的数量大致在2万左右,每个师团的下面又有三个旅团,而每个旅团的下面又有两个联队。单拿其中一个师团为例,他们的军队兵力大概2万余人,装备步枪、手榴弹、轻机枪等军事装备数量更是接近百挺,如果当时苏军每发射100枚子弹能击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每发射100枚子弹就会击伤10到20名敌军,可见日军的军事力量在当时是很强大的。

而且,日本不光是军事装备比较充足,各个部队之间的合作也比较好,团结力量大嘛,所以,就算中国的军力比日本不知强了多少倍,在作战方面,也是不占优势的。所以,每次中日交火,中国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日本军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而中国军人,大部分属于半路参军,根本没有作战的经验,这也是中国军队的一个短板。加上中国武力装备资源的短缺,想要取得这张战争的胜利难上加难。但就在这样非常不利的情况下,经过重重困难,我们的先烈还是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不要被所谓的抗日神剧所迷惑,认为我国当时兵强国强,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