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標誌着中日全面戰爭的開始。經過八年的抗戰,中國最終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那麼,在這全面抗戰的八年之內,中國與日本的軍隊之間是怎麼抗衡的呢?中國軍隊果真如抗日神劇裏描述的一般“八百里開外,一把幹掉鬼子的機槍手”,又或者“能喫的包子隨手一扔就能變成有殺傷性的手榴彈”這麼的神勇無敵嗎?

其實,查閱這一時期的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在全面抗戰爆發的時候,中國當時有幾百萬軍力,而日本只派了區區200萬軍隊侵華,數量上的差距可謂是懸殊至極。並且,他們還遠離自己的家鄉,對中國氣候的適應遠不如本土的中國軍人。那麼,就是在這麼不利的條件下,爲什麼還能讓侵華戰爭持續了八年時間呢?

原因在於,雖然日本的兵力數量不如我國佔優勢,但是他們的質量要比中國高的多。日軍的每一個師團的數量大致在2萬左右,每個師團的下面又有三個旅團,而每個旅團的下面又有兩個聯隊。單拿其中一個師團爲例,他們的軍隊兵力大概2萬餘人,裝備步槍、手榴彈、輕機槍等軍事裝備數量更是接近百挺,如果當時蘇軍每發射100枚子彈能擊傷5名敵軍的話,那麼日軍每發射100枚子彈就會擊傷10到20名敵軍,可見日軍的軍事力量在當時是很強大的。

而且,日本不光是軍事裝備比較充足,各個部隊之間的合作也比較好,團結力量大嘛,所以,就算中國的軍力比日本不知強了多少倍,在作戰方面,也是不佔優勢的。所以,每次中日交火,中國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爲日本軍隊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而中國軍人,大部分屬於半路參軍,根本沒有作戰的經驗,這也是中國軍隊的一個短板。加上中國武力裝備資源的短缺,想要取得這張戰爭的勝利難上加難。但就在這樣非常不利的情況下,經過重重困難,我們的先烈還是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不要被所謂的抗日神劇所迷惑,認爲我國當時兵強國強,輕而易舉的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