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駕校考試,絕大多數人都會想起曾經被教官噴到懷疑人生的經歷,不堪回首。這幾年駕校考試越來越嚴格,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到一次性通過。重考需要佔用大量的課程時間和精力,導致部分駕校考生心生歪念,想通過“走捷徑”的方式獲取駕照。

近日,河北保定市就出現了這樣一樁“走捷徑”案件。劉某經營一家駕校培訓公司,在駕校考試期間,爲考生尋找替考者,並收取“包過費”。不料,替考者最終卻被車上安裝的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系統識破。

其實在劉某之前,並非沒有收取“包過費”找人替考之類的事情。只是從前的駕校考試主要採用人工肉眼方式鑑別考生,替考者有無數接口,譬如胖了瘦了長鬍子了戴眼鏡了換髮型了化妝了之類的,一不小心就讓人矇混過關,導致考場“李鬼”橫行。

“李鬼”可橫行一時,無法橫行一世,人工智能識別應用的出現直接掐滅了考場替考的星星火苗。應駕考實名要求,國內多家駕校考場在車內架設攝像頭並安裝雲脈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系統,用來驗證考生信息真實性。

考生進入車中,將身份證放在身份覈准儀上,系統自動聯網驗證身份證信息的真實性,並通過攝像頭現場捕捉視頻動態人臉與系統中的人臉資料對比確保考生信息一致。通過身份證、人臉的雙重覈驗,儘可能的排除人爲因素對考試的干擾,防止駕校考場“李鬼”出沒,確保考試公平、公開、公正。

不只是駕校考試,包括國內的四六級英語考試、司法考試、研究生考試等,都相繼引入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系統。利用OCR技術快速錄入身份信息,利用動態人臉識別技術代替人眼檢測是否真人。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終於在多年沉澱之後徹底燥熱起來,橫掃各大生活工作應用領域,迎來遍地開花的春天。

國內互聯網、金融、交通、安全等正在經歷一場名爲“實名制”的蛻變。廈門雲脈技術秣兵歷馬研發以OCR、人臉識別爲首的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並結合社會產業應用,先後向各類政府、金融、企業等機構提供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推進各大行業領域“實名”步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