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區教學節活動的深入推進

“聚焦課堂 提升品質”的旋律已傳到

每一所學校、每一間教室、每一位教師的心裏

李滄區第七學區片的“校長課堂秀”分別在青島志遠學校和李村小學成功舉辦。李滄區實驗二小相蔚校長和李滄區實驗小學的綦峯校長分別執教了六年級語文《安塞腰鼓》及六年級數學課《圓的認識》。李滄區第七學區片校長、分管校長及骨幹教師出席了活動。

課例展示

李滄區第二實驗小學 相蔚校長

執教六年級精讀課例《安塞腰鼓》

李滄區第二實驗小學相蔚校長執教六年級精讀課例《安塞腰鼓》。相校長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親切且溫文爾雅,教學設計基於初小銜接的理念以及高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充分挖掘教材的工具性,關注了學法的指導與滲透。

學習中,極大程度地挖掘文字本身的價值,以讀促講,讓學生通過多層次的朗讀,讀出文本中蘊含的強烈情感,層層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教學中盡顯師生學養深厚,有效地組織並實施了“學”與“教”的活動,使學生收穫了顯著的學習成效。

李滄區實驗小學綦峯校長

執教數學課六年級《圓的認識》

李滄區實驗小學綦峯校長的數學課從生活情境入手到自主探究學習,採用分組學習、競爭合作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思考,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爲目標。完整的一節課從教學設計到承載先進的教學理念,都給與會領導和老師們留下深刻印象。

綦校長的數學課上既有多媒體演示又有親身示範,多種教學方法相得益彰。在綦校長的課上,我們能感受到他多年一線教學積累的經驗和對小學數學學科素養研究的一些思考。

從生活中熟悉的交通工具引出“汽車輪子爲什麼是圓的?”思考問題,引入對平面圖形圓的學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採用動手摺一折、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討論發現圓的半徑、直徑數量、長度等特點,並最終能利用所學解釋情境中的生活問題。

課後點評

課後第七學區片的領導和教師進行了點評,大家暢所欲言,積極分享。

課後感悟

相蔚校長:

週五,在學區教學研討會上,我和六年級的孩子一起完成了語文精讀課例的教學展示。短短兩週,從選題到呈現,凝聚着課程團隊的智慧和心力。一同研課的小夥伴不時地給我鼓勁打氣,“這節課的設計越來越成熟,我又偷偷的跟着學到了很多。”感念這次深研品質課堂的“潛水”——讓我重拾老本行,更懂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與期待;讓我重溫老情結,享受孩子們親師信道的溫暖與歡喜。

一次試講下課出教室,一個男孩自言自語道,“校長上課就是不一樣。”好可愛的孩子!這是他對我們共歷成長的這堂課的悅納,更是他們心目中校長應有的爲人師的樣子。校長,是一個稱呼,是紮根課堂的一份堅守,更是教學相長的一場修行,是一段自我提升以及陪伴教師、家長、孩子一路成長的修行。細思量難釋懷,自勤勉不負愛!

綦峯校長:

本節課有兩條主線貫穿始終。一個是初小銜接教育思想和舉措體現在課堂各個環節。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猜想、實踐驗證、共享、提高的能力獲得提升,也就是學會學習,以適應中學課程容量大、節奏快、會自學、善思考的要求。這堂課上的順暢而高效,李村小學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讓我印象深刻。二是把實驗小學正在創建的"竟合樂學"教學模式和舉措貫串其中,達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我與老師們一起研究集備,打磨初小銜接教學設計思路、課件、導學案、教案及重要環節處理技巧等,很大的提升了幹部教師研究能力、研究興趣及教育教學理論和實戰水平。我區第一屆教學節校長課堂秀活動意義重大,體現了全李滄教育人上下同心抓教學的決心,引領營造了濃厚的研究教學積極進取的育人氛圍。

李滄區中小學首屆“聚焦課堂 提升品質”教學節中,“校長課堂秀”版塊無疑成爲了廣大老師期待已久的一道營養大餐。“校長課堂秀”讓我們看到校長的教學基本功和育人理念。“上行下效,爲人師表”,校長直接上課,更能深切體驗教師教學活動的甘苦,他所帶領的教學團隊定會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品質課堂,提升教學質量,我們是認真的!

-end-

往期推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