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要對媽媽好一點,你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你的媽媽忍受着十二萬分的痛苦做的一件偉大到極致的事情!

順產與剖宮產

不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是很痛苦的。

順產:從見紅、假宮縮、規律宮縮,到宮頸口張開1、2、3指,再到進入正式的產程,還要經歷產程中可能存在的側切、陰道撕裂。。噢!天哪!

剖宮產:你會覺得剖宮產只要選好良辰吉日,下面就等着上麻醉做手術就行了。然而,你不知道你的肚子會在手術中被狠狠地扒開,術後要縫十幾針,還要忍受肚子上那長長的傷口、術後可能出現的便祕、漫長的恢復期!

那麼,到底應該順產,還是剖宮產呢?

今天,我想另闢蹊徑,從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的角度來聊一聊順產和剖宮產的優劣。

最乾淨的環境

我們出生前還在媽媽的子宮裏的時候,是完全無菌的。除了和媽媽的互動,9個月以來我們都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

我們攝取的是媽媽已經消化過了的食物,我們呼吸的氧氣媽媽也提前過濾過了。媽媽通過血液把這些食物和氧氣傳送給我們,而她的血液已經經過了免疫系統的殺菌消毒。

我們被羊膜包裹着,外面又套着肌肉發達的子宮,子宮頸又被牢牢密封着。

我們就像在一個層層包裹的保險箱裏,這裏沒有寄生蟲,沒有病毒,沒有細菌,沒有真菌,更不要說會有第二個人能碰到我們,我們比消毒過的手術檯還要乾淨。

你必須接觸到細菌

這輩子我們再也不會有像在子宮裏的時間,那樣被保護着,但也是那樣的孤獨。一旦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便會立刻融入到熙熙攘攘的衆生中去。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大一點的生物都會有至少一種小生物去陪伴它、幫助它,作爲回報,這個小生物可以寄居在它身上。

一旦我們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也會自動遵守這個規律,因爲我們的身體結構就是這樣設計好了的。我們的細胞表面很適合細菌依附,它們就這樣依附着我們,千百年來和我們一起共同進化。

一旦保護膜不再密封,哪怕只開了個小口,細菌就立刻浩浩蕩蕩遷居過來了。我們剛纔還是100%由人類細胞組成的,一瞬間就會被數不清的微生物佔領,以至於最後我們渾身上下所有的細胞裏,只有10%是人類細胞,而剩下的90%都是其他各種微生物的細胞。

因爲人類的細胞比這些小寄居客的細胞要大太多了,所以我們根本感覺不到自己已經完全被佔領了。在我們第一次看到媽媽溫柔的眼神之前,媽媽子宮裏的細菌們已經過來和我們一一打過招呼了。

首先打招呼的是陰道里的保護菌,它們是這塊聖地的守衛者,它們通過製造酸性物質將其他細菌全部驅趕乾淨,以確保通向子宮的聖路每向前走一步都更潔淨。

神奇的產道

我們的鼻孔裏的菌羣都有差不多900種,產道里的卻寥寥無幾。這裏的菌羣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只有那些有益的細菌才能留下來,圍成一個細菌守護圈保衛着小寶貝。

這些細菌衛士裏有一半以上都是同一個品種——乳桿菌。它們喜好生產乳酸,想要通過這關的自然必須得要抵擋得住酸性環境。

在這個過程中,細菌的一代移民已經成功遷居到我們體表和體內,這裏面最主要的是媽媽陰道和腸子裏的菌羣,其次就是些皮膚菌羣,再次就是混跡在醫院裏的各種微生物。

這個搭配其實還不錯,乳桿菌用乳酸來保護我們免受壞人的入侵,其他的微生物就正好用來訓練一下免疫系統,或者幫助我們分解母乳裏消化不了的東西。

這些細菌中的好大一部分只需要用20來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我們人類花20多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情——製造下一代。

當第一代移民欣慰地看見曾曾曾曾孫從它眼前遊過時,我們纔在媽媽的懷抱裏躺了不到2個小時。

順產的好處

儘管細菌數量以這種疾速的方式增長着,但直到腸道里面的菌羣最終成型,差不多還要3年的時間。

然而,現在,差不多1/3的孩子是通過剖宮產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不用在產道里擠來擠去,也不用擔心那些討厭的副作用,比如會陰撕裂或者胎盤脫落,剖宮產根本就是一個完美的生產方案嘛。

但是,你可能忽略了,絕大多數剖宮產的孩子經歷的人生第一個瞬間是和另一個人的皮膚接觸。因爲沒有經過媽媽的產道,自然也少了產道菌羣正式入住這個環節,以至於剖宮產小朋友的腸道菌羣都是從別的地方七拼八湊來的雜牌軍。

它們中有些是來自護士姐姐右手的大拇指,有些是花店員工的——沾在爸爸爲媽媽買的花束上,有些是爺爺家狗狗身上的……這些看起來如此不起眼的小事情都間接決定了剖宮產小朋友可能的腸道菌羣來源……

這就導致了剖宮產出生的寶寶,他們的腸道菌羣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調整到正常狀態,所以抵抗力相較於順產的寶寶會弱一些。比如被醫院裏的細菌感染到的新生兒中,有3/4都是剖宮產出生的。

除此之外,剖宮產出生的嬰兒以後患過敏症或者哮喘的風險要比順產的嬰兒高不少。不過一項美國的研究表明,如果給剖宮產的新生兒口服一種特定的乳桿菌,可以把他們患過敏的概率降低。

正常分娩的嬰兒這種擔心就要少多了,因爲他們在出生的過程中已經在益生菌的聖水中浸泡過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