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古寺位於福建省羅源縣碧裏鄉的貴山上,始建於宋,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在山腰石縫的缺口,豁然見一壁巍峨懸崖,廣百餘米。在崖底有一天然洞窟,建碧巖寺。寺院座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巨石突兀之下,怪石嶙峋,鬼斧神工。

這座千年古剎俗稱“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後高,羣山環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

在洞穴正上方高處,仰面可見一樹倒懸。據寺僧說此樹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雖久歷塵劫,依然繁茂。此樹恰巧位於山洞中間的觀音聖像前,特別是在九月間開滿白花,其形狀就象是佛前的蓮花燈,俗稱“千葉寶蓮花”。

最神奇的是此樹自古以來不沾外界陽光雨露仍能成活,並每年開花結果。

碧巖寺建於清嘉慶16年,碧巖寺的地形號爲“雄獅耳”,有三獅戲球的雅稱,古寺前埕,豎着一座碧玉琉璃的天公亭,亭邊有一形如綠傘的榕樹,生機勃發。

碧巖寺由於設在半封閉的巨石之下,因而其殿堂不必建樓閣,這是該寺的獨特風格。正廟是國王古廟,供奉“ 三山國王 ”,步至古廟偏廳,清幽素潔,正中大雄殿上供奉金身佛祖像。

崖頂有清泉如珠玉撒下,名爲碧巖飛雪,爲羅源八景之冠。洞頂上有回仙岩三個大字,洞壁上刻有石人遊詩,正中戛雲噴雪四個大字,筆力遒勁。從洞內外望,山勢險峻,或如猛虎蹲伏,或似巨象吸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