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李榮浩的新專輯吸引了很多眼球,他的歌,除了作詞作曲演唱,就連吉他貝斯錄音後期什麼的也都是他搞定的,簡直是一個人就組成了一個樂隊。

  雖然唱歌唱得好的人有很多,我一直相信,(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衆籌平臺)唱歌唱得最好的人,一定不只會唱歌。

  就像開好一個公司的老闆,一定不只會做業務。

  爲什麼?

  01

  只知其一的人

  說不定連其一都不懂

  前段時間我們在組一個母嬰類矩陣號的團隊,招作者的時候,一個硬性的條件是,必須當過媽媽。

  有一個年輕的作者,還沒孩子,但是投稿了一篇很不錯的母嬰文,我們破例給了她一個電話面試的機會。

  面試的時候,對顯性的要求,大多數應聘者都會有很豐富的準備,所以我常常會旁敲側擊地問些看似和寫作不相關細節,或是相關行業的知識,是否也清楚。

  我對於每個來應聘的作者,我最少問的就是文章的內容本身。

  但交流之後,不出意外,我發現她的很多基礎知識是欠缺的,比如連奶粉的分段都說不太明白,最後沒有錄取她。

  一個連孩子成長階段都弄不清的女孩兒,你說她的文章怎麼能引發媽媽們的共鳴呢?

  就像建高樓大廈一樣,如果想要建得足夠高,不可能從下到上都是一根柱子直直地樹在那兒,一定是下寬上窄的,你也沒見過下窄上寬、倒過來的山吧?

  如果一個作者只會寫文章,那他一定寫不好文章。

  拿唱歌來說,一個只會唱歌的歌手,和一個對樂隊裏每個人的分工都瞭如指掌的歌手,是完全不一樣的;拿寫文章來說,只有你的經歷足夠豐富,見多了人生百態,你的文章纔是活的、源源不斷,不然僅僅靠閱讀輸入,就和無源之水一樣,可能湊巧出了幾篇還不錯的,也就那樣了。

  一個領域的邊界,是由多個領域輔助推進的,如果你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觸類旁通和彎道超車是必然的手段。

  02

  死工資裏出奇跡

  關鍵在於跨界精通

  我們常說的T型人才,先是有深厚寬闊的基本面,再老老實實把一門學問搞通,最好其它的什麼東西都懂一些,寫程序的也要能修電腦能貼膜,總歸混不差的。

  但實際情況不一樣了,很多人能力有限,死磕一個行業做了好多年,都三十多了也登不了頂,甚至在一個崗位上待到退休還是平均工資。

  這幾天我的總監帶團隊去杭州看客戶,順便見見她那些很多年沒見的浙大畢業的同學,浙大的底蘊夠深厚了吧,能考上浙大本科能力肯定不錯,但是到了工作崗位上,卻發現很多同學畢業時連杭州市平均工資都沒達到。

  很多人都不想拿低於平均線的死工資,但做的工作卻都是機械性的,比如永遠在錄入 excel 表的會計,在這種崗位上,就算老闆忽悠你讓你好好幹以後可以發大財,你也沒法相信:

  機械性的工作,哪兒來的以後?不爲公司創造新的價值,說不定哪天就被 AI 搶了飯碗。

  這類混死工資的工作,都是死工作。

  但死工作,其實也是可以產生新價值的。

  前幾天馬化騰在知乎提了個問題:基礎科學將如何影響互聯網科技?

  回答裏有一個觀點我挺認同的,基礎科學的瓶頸已經很明顯,容易被拿的果實都已經沒了,太高的成就呢,又要看緣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所以現在的狀況其實挺尷尬的。

  新價值有兩種產出方式,一種是靠專一的精通,就像基礎科學,但想要做出創新不能太指望它們;不過還有另一種方式,跨界的交叉創新。

  19 世紀 70 年代的時候,當時新生兒的死亡率奇高,體重過輕的新生兒死亡率達到 66%,(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衆籌平臺)有一次一個醫生去動物園晃悠,從小雞孵化器裏獲得了靈感,發明了嬰兒恆溫箱,幾年後把當地的死亡率降到了 38%。

  一個醫生偶然間看到了一個小雞的孵化器,就產生了一個讓人類長時間獲益的新發明;

  那如果一個人能掌握兩個截然不同領域的知識,互相借鑑,會產生多少價值呢?

  喬布斯既是極客也是藝術家,後來有了現在最牛逼的科技巨頭蘋果;保羅格雷厄姆既是黑客也是畫家,後來有了最有價值的孵化器 YC。

  隔行如隔山,但一個人如果能同時精通兩個領域,由 T 到 π,兩門精通帶來的領域互補和融會貫通,就可以產生無限可能。

  補充一點,在選擇跨界的時候,也不要侷限在一些相近的領域,可以選擇一些貌似毫無關係的方向,扇形的夾角越大,面積也越大。

  新的價值一直都在,只是分佈得還不太均勻。

  03

  跨界的核心

  在於專一型跨界

  Google 投資建立了一個 Google X 實驗室,整天研究一些諸如太空電梯、懸浮滑板、Google 眼鏡之類的產品,特別牛逼,就是因爲它聚集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裏面的每個科學家都得聽得懂跨學科夥伴在說啥。

  未來人才的趨勢之一,是個人能力的多元化,當一個人對2-3個領域變得精通,就能產生堪比一個團隊的指數級價值。

  同時,跨界的核心在於專一,而不是什麼都想要。

  什麼意思?

  1.你不要妄想同時跨好幾個界,沒有人能夠什麼都懂,要有明確的第一跨界領域。

  2.不要過早地跨界佈局,如果你打算開啓你的第二個深耕領域,需要在你的主職業能力至少超過 60% 同行的時候。

  有一段時間,斜槓青年這個詞很火,但是也被批得很慘,因爲很多年輕人在二十幾歲就急急忙忙找兼職掙錢,看上去賺得確實多了,什麼也都能學到一些,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碌碌無爲。

  可以這樣說,每一條賽道的資源,都是頭部多尾部少的,大多數人不是天才,哪怕是在一條賽道上成爲前 20%,都需要很長時間的厚積薄發,如果你在一開始就想要同時佔據兩條跑道的頭部,更大的可能性是沉沒得悄無聲息。

  其實,第二精通的正確開啓方式,應該是第一職業的反哺。

  跨界成功的人,都是在原有職業做成頭部後進行,無論是演員出名後轉型州長的施瓦辛格,還是房地產牛逼之後轉型總統的特朗普。

  這就和火箭發射一樣,第一段引擎的衝力助推之後脫離,再啓動第二段引擎,(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衆籌平臺)兩個階段相輔相成,如果不這樣分工,可能就會浪費很多燃料。

  年輕人該做的,是先把一個專精做好,取得業界認可,賺到錢,再考慮其它。

  在年輕的時候,就什麼都想要,斜槓青年只能變成抓瞎青年。

  我說完了。

  (文章來源於:Spenser摘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