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像过往厚积薄发,按自己的节奏“任性”筹备专辑,短短44天诞生的这些创作,秉承白安从之前三张唱片里累积的经验,又在第一次参加节目,第一次和众多不同类型唱作人的交流、碰撞中,对她产生新的震荡、暗涌,仿佛迄今为止28年生命一次被动也主动的梳理,这些作品证明了比赛时的表演不是快餐式消费,而去掉比赛背景,不同于节目中曝光顺序的呈现方式,让作为听众的我们会在EP里进一步发现:唱作人白安,她的风格和魅力,到底是什么。听白安的歌,我们可以耐心一些,因为她不会只将音乐变成易于理解、传唱的一种形式,无论你是在多年前通过《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收藏了这个女孩,还是通过《我是唱作人》节目,或者是《44天》这张EP第一次认识这个女孩,都值得用心记住这个名字,用心聆听她的歌声。

2019年的《我是唱作人》节目,

对于白安来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二次曝光”。

从她出场那期开始,我看着一条条弹幕出现:

“哇,白安都来了”

“这个女孩是谁啊”

“咬字很特别”

“声音有点像孙燕姿”

……

这些评论,早在白安2012年发表第一张专辑《麦田捕手》时,已经屡见不鲜——作为那年横空出世的女性唱作人,顶着“李宗盛爱徒”、“五月天师妹”头衔出现的21岁女孩,靠自己的实力得到了诸多关注。

主打歌《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画一只鸡”的口音梗,MV在YouTube点击量破亿,直到今天仍是让许多人为之惊艳的作品,《麦田捕手》、《我只想在乎我在乎的》也是我百听不厌的曲目。融合民谣、流行、摇滚多重元素,以“电气化”包裹的音乐风格,小女生面对大世界,迷惘但更加无畏的个性冲击力,让“白安”为华语乐坛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充满想象空间的可能性。

2014年第二张专辑《接下来是什么》,她染了一头粉色的发,“第二张内容做得比较艰难,我想要不一样的尝试,更音乐性一点,极力想甩掉大众认知的偶像、文静的小女生形象,因为,自己并没有想要当偶像。”这个倔强的女孩拒绝刻意延续第一张被证明“成功”的风格,但在努力求新求变的她面前,市场显得冷酷,《接下来是什么》几乎没能在商业层面激起水花。

四年后,白安带来第三张专辑《1990s》,“欢迎来到我们最美好的时代,他们都说,这是最败坏的时代,our dreams will never die”,“献给所有生于90年代所有年轻的朋友及曾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你们”, 文案里这样写着,而坐在我面前聊着这张专辑的27岁女孩,侃侃而谈着自己的变化——

“没发片的这四年,除了演出,其他时间就是在好好过日子,我觉得创作离不开生活,这张专辑是我第一次自己做制作,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去理清到底我要做什么事,第一、二张还是比较自我的女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慢慢长大就会思考新的事情,自然而然就走到这里。我开始思考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往后的音乐人生,过十年,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开始做自己的探索,这些或者和音乐没什么直接关系,但与我未来的音乐道路、人生道路有关。”

那是2018年岁末,我们面对面聊着《1990s》,也聊其他的事,比如内地女作家、诗人春树。我没想到白安会喜欢春树——这个15岁辍学,出版小说《北京娃娃》,记录自己抽烟、喝酒、性爱经历的女孩,2004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与韩寒、满舟、李扬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如今关于她的一切显得恍如隔世,但我还是喜欢她写的那首诗,《反抗谁》。

“反抗谁/反抗我们/反抗旧的事物/却不反抗旧的衣服/反抗快乐的心情/我们喜欢没落/反抗一成不变……”

我有些惊奇,也毫不意外在音乐里忧郁而温暖、纤细也尖锐的白安,会被春树的作品吸引。2012到2018,发表三张专辑的白安不算高产,但我觉得,她在音乐上一步步迈入了一个更好的、承前启后的阶段,从沉湎自我世界,到开始深入思考个体与群体关系,转向更广阔层面去探索,另一方面,面临市场又有些两难:出道时间不短,有代表作但后继乏力,新作品叫好不叫座……

直到2019年,白安打破舒适圈,参加《我是唱作人》。

这是一档已经具备知名度的唱作人,在有限时间里创作、演绎全新原创作品,彼此之间展开竞技比拼的节目。累计44天参赛历程,白安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六首全新创作,在节目结束后整理成全新EP《44天》。

这张“神奇”的作品,不同于现场live记录,我们听到的六首歌,在节目形态基础上经过微妙打磨,以新的曲目顺序出现,通过“44天”主题概念,以小见大地展现“现在的白安”在时间限制下的一次创作真人秀——

不像过往厚积薄发,按自己的节奏“任性”筹备专辑,短短44天诞生的这些创作,秉承白安从之前三张唱片里累积的经验,又在第一次参加节目,第一次和众多不同类型唱作人的交流、碰撞中,对她产生新的震荡、暗涌,仿佛迄今为止28年生命一次被动也主动的梳理,这些作品证明了比赛时的表演不是快餐式消费,而去掉比赛背景,不同于节目中曝光顺序的呈现方式,让作为听众的我们会在EP里进一步发现:唱作人白安,她的风格和魅力,到底是什么?

《所爱之初》作为开篇曲目,让我们回忆起那个初遇见的,倔强也深情的白安,这首歌的主题表达一种矛盾、不安又深深眷恋的爱,她唱着“我不能太过,太过于爱你,因为我还有许多梦尚未追寻”,又唱着“当我们还年轻时,总以为离开就是自由,可在落叶归土前,心总会绕回所爱之初”,钢琴和电声的节奏搭配,从稚嫩到大气层层推进的和声编写是一大亮点,烘托着白安的演唱,甚至在最后一遍副歌时渲染出纯净的世界音乐氛围,这首歌可以唱给爱人,故乡,亲人,也可以唱给内心深处的自己,彰显出白安创作主题里开阔的格局。

白安和春树共同作词,白安作曲的《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两个人真正的合作让我惊喜:别在乎多少人知道两个名字彼此间的关联,只要享受歌里简单中有深刻回味的默契——“别把我当成可耻的成年人”,这是白安,春树,我们,绝对不能以“轻松”“任性”“幼稚”来概括的一句心声,所以这绝不是一首小清新歌曲,在白安用暗流包裹的歌声里,孩子能拥有的快乐,和我们成长成熟后追逐的快乐,早已经不一样了,当你回头纪念,如果看到的只是面目全非,那么,你该知道欢快的节奏里,“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勇敢的去爱,就算偶尔仍会受伤,爱依然是我唯一的答案”,是白安在温柔抚慰你的伤口。

是什么样的痛,才让“吾爱”变成“无爱”?白安写抒情歌的功力,早已通过《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及各种风格作品让人惊艳,而EP中我最喜欢的《吾爱无爱》,全然没有过往的华丽修饰和纷繁意象——白安轻易就能讨好大众的表达方式,在这首歌里被毫无留恋地摒弃,完全直白诉说一段“为你,我付出了所有”,“为你,我抛下了自我”,却被对方无情粉碎的感情。

前半段以隐忍口吻进行诉说,仿佛是已经解脱的娓娓道来,清淡到不忍打破她自我麻醉氛围的乐队氛围编曲,我听到的却是一个字一个伤口的痛苦,快要将她和听众淹没,直到2分46秒bridge段落终于汹涌,3分10秒“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让我找回没你的从前”,唱到好像耗尽全身力量的几个字,才是真实被伤害的证明,无需回避,无法回避,我们只能勇敢袒露,再等待痊愈,终会痊愈。

而反复吟唱的副歌段落,“我爱谁再无所谓,反正到头来不过又只是个无聊的心碎,你爱谁我也无所谓,反正人生不过短暂几十年,看开就不浪费”,是白安的自我安慰,是每个还在逞强的人的自我安慰,我们都懂,我们都会聆听,其实我们做不到,也无所谓,要记得,如果那个人对你无爱,终究不是吾爱。

《红色的狂想》和《不安于世》,是白安和自我的对话,也是一次问答。《红色的狂想》是问,流动的钢琴搭配着白安忐忑的歌声,一遍遍问“明天你还爱我吗?”,红色是隐喻,代表爱与希望,也代表可能得不到的恐惧;《不安于世》是答,在豁然开朗的吟唱中终于找到了勇气,白安在鼓励自己的同时也将这份力量带给更多人,“你比你想象中的更美丽,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是你。”急速敲击的鼓点,人声演唱与和声互相应和,就像抚摸着越来越有力跳动的心脏。

收尾曲目《最想见到你》,焕发一种民谣般朴素的清新气质,编曲呈现出教堂唱诗班的天真温暖,“谁都说不准明天是怎样的天气,只知道,醒来最想见到你”,“我的呼吸里有你给我的勇气,只知道,未来最想见到你”,这样简单的告白反而很动人,也让我们按顺序在白安词曲创作、制作、编曲、乐器演奏……全方位主导的六首歌里,一层层抽丝剥茧般,发现她真正动人的魅力是什么——

她是完全诚实以音乐来抒发生命感受的唱作人,她的作品就是她生命成长的记录,也是这个时代、社会、人群的折射,以理想主义在现实经历摔打,就像白安的经历:在对待音乐不计成本投入的相信音乐公司,在李宗盛、五月天、李剑青亦师亦友呵护下,以忠于自己的姿态成长,以华语乐坛黄金年代的严谨模式和匠人精神出道,又在接下来的音乐载体革命、流量时代里,跌跌撞撞地成长……

从21岁到29岁,从七年三张专辑到44天里六首歌曲,她不抗拒与时俱进,也绝不随波逐流,她的音乐里有年轻人面对世界的勇敢与好奇,有对爱VS自我的困惑与渴望,有希望以作品去感染、影响乃至改变些什么的坚定与真诚。

这样的白安,身上有着我们曾熟悉的那个华语乐坛黄金年代的热爱,又在当下这个无比华丽也日益空洞的时代,身体力行地袒露着自己,也提醒着我们,在成长过程里那些珍贵的、不能丢失的东西是什么。

听白安的歌,我们可以耐心一些,因为她不会只将音乐变成易于理解、传唱的一种形式,无论你是在多年前通过《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收藏了这个女孩,还是通过《我是唱作人》节目,或者是《44天》这张EP第一次认识这个女孩,都值得用心记住这个名字,用心聆听她的歌声。

她的歌声像微弱但一定不会熄灭的,

白色的光。

因为这样的白安,

我们可以勇敢面对黑暗。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