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是烏鎮,像個筐,啥都可以裝,裝得下酒飯八卦,也裝得下腳踏實地的技術佈道和嚴絲合縫的商業思考。

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首日,烏鎮下起了雨。那些從北方奔赴至此的互聯網人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隨身的棉服和大衣派上了用場,披着它們,可以隨處享受那些南方而來、身着單薄衣衫參會者們的豔羨目光。

核心景區最火爆的地點,是那家因馬雲而名聲鵲起的羊肉麪館,在這樣的天氣裏更是滿足了每一個參會者最核心的功能性需求——管飽、驅寒。

和去年截然不同,那些駕馭着整個中國互聯網命脈的大佬們深居簡出,偶爾在覈心景區裏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也多是神色匆匆;稍微外向型一些的,大都也只是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小酌淺談。去年的那些「局」,和隨之而來的各種風言八卦,都讓大家不那麼舒服,無論江湖還是廟堂都覺得那些並非大會所應當承擔的,只是便宜了各路看客。今年大會開幕前傳出一份組委會的官方文件——本屆會議,嚴禁私下「攢局」。

一些熟悉的面孔如約缺席。劉強東不出意外地沒有出現在本次大會上;馬雲雖然來到烏鎮,卻沒有現身峯會主論壇。有人打趣道:不見馬雲身影的烏鎮大會,就像是缺少了趙本山的央視春晚。

江湖,不由己。

另一個不同出現在烏鎮的大街上。去年跑遍烏鎮滿城的亮黃色不見了,一年的時間,共享單車從寵兒跌落爲棄兒;取而代之的是穿行城市的汽車腦頂上偶爾可見、嗡嗡作響的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成爲了新的熱點。

相比戶外的陰冷,展區裏是暖和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是個常規節目,火爆的展臺不出意外地飄蕩着過去這一年那些火爆風口的味道:互聯網教育、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以及最火爆的展臺屬於那杯深藍色的咖啡。是的,免費試喝。

除此之外,展區內的溫度最高區域並列在主展區二樓最顯眼的地方:「數字經濟人才對接會」和「資本相親會」。酷似使館簽證處的感覺,每一個從裏面姍姍而出的人,要麼一臉寒霜,要麼桃花罩頂。人和錢從哪來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困擾着整個中國科技互聯網行業。

烏鎮五年,今秋的主題是「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關注安全和物聯,是烏鎮大會第五年的底色。周鴻禕在臺上的發言,很好地解釋了議程如此設置的原委:我們已經從「信息安全時代」進入到「大安全時代」,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使得接入網絡的終端由電腦、手機,變爲了所有的智能設備,甚至整個世界。

契合這樣的主題,在周鴻禕之後登臺的沈向洋,同樣再次強調了微軟今年上半年新公佈的 Azure Sphere,物聯和安全在整個概念上的迭代和升級,使得智能邊緣計算成爲了從今往後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從明天開始的各個分論壇的話題當中,物聯與安全的相關話題也是佔據了多數。

這或許也是烏鎮峯會的魅力所在,有人抱怨其務虛,有人抱怨其中江湖與廟堂的糾葛,但每一次的主題,幾乎都映射下了每一年的互聯網行業的底色基調。移動互聯網的餘波和人工智能的火熱塑造了今天的科技互聯網環境,由此而生的「流量信仰」成爲了驅動行業樂觀主義的舊日基石;而當虛火燒盡、資本捉襟,理性佔據上風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在「流量信仰」轉化爲「數據信仰」的過程中,理性的謹慎終會勝過狂躁的樂觀,那些真正的底層技術和謹小慎微的商業邏輯,纔是真正一次又一次驅動和挽救這個行業的基因。

若干年後回看第五年的烏鎮,或許此時就是我們從盲目樂觀、障目狂奔,轉向理性謹慎的開始。這轉變或許自覺,或許身不由己,但卻必須。

這就是烏鎮,像個筐,啥都可以裝,裝得下酒飯八卦,也裝得下腳踏實地的技術佈道和嚴絲合縫的商業思考。就像是前一晚當我回到民宿,被樓下老闆的笑聲吵得神形暴躁,卻發現,這個連 Wi-Fi 都設定不好的老闆,正在聚精會神地觀摩着直播中的錘子發佈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