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文/圖)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 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鉅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12月11日,記者在展館中看到,一系列河南元素備受關注。

鄭州東站亮相“大美中國”影像長廊

記者在“大美中國”影像長廊看到,兩側超大麴面屏幕正在不斷髮生變化,24小時延時拍攝的塞罕壩秋景、長江經濟帶以及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晝夜變幻,令觀衆紛紛停下腳步掏出手機拍照留念。其中“中部崛起之鄭州東站”引起參觀者的注意。

“鄭州東站是亞洲最大的‘米’字型交通樞紐,而河南鄭州也是集經濟、政治、文化、交通於一身的中心城市。”河南籍解說員石琳介紹說,“我作爲一名河南人,每當講到中部崛起之鄭州東站時,心情就會特別激動,參觀的人們都會問我是不是河南人,我都會告訴他們我爲河南速度而驕傲!我在這裏與觀衆一同感受着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快起來的中國速度、高起來的城鄉面貌、亮起來的城鄉夜景、美起來的人民生活、大起來的綜合成就。”

改革開放後,快起來的中國速度、高起來的城鄉樓房、亮起來的城鄉夜景,“大美中國”影像長廊讓大家看到建設之美,祖國之美,時代之美,在光影變幻之間,見證改革開放40年來偉大祖國蒸蒸日上的發展與騰飛。

鄭州、洛陽、許昌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城紀事

“鄭州,一個因鐵路而興的城市,在普鐵時代,因爲京廣、隴海在此交匯,鄭州也因此奠定了全國交通樞紐地位。進入高鐵時代,鄭州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地位不斷凸顯……”

在改革開放40年百城紀事展區,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一組組數據展現了河南時代變遷展現發展成就,以最直觀的方式,詮釋了改革開放的大事、要事、喜事,展示出歷史縱深感、羣衆獲得感、發展成就感和新舊對比感。

“沒想到這麼冷的天會有這麼多的人來看展覽,說明我們中國人民對於改革開放抱有很大的熱情,這次展覽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成績的一個縮影。今天在展覽中也看到了很多河南的圖片,其中河南焦裕祿精神在這裏進行展現,是我們河南向全國人民貢獻出的寶貴精神財富。”來自鄭州的退休老幹部李先生說。

據瞭解,作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新華社、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聯合舉辦。自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開幕以來,已吸引120多萬人觀看。

河南元素見證河南歷史鉅變

醫療機構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左圖爲1979年冬,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院創建了我國縣級醫院第一個顯微外科,這是顯微外科手術室和病房的外景;右圖爲2017年,鄲城縣人民醫院成爲2015-2017年改善醫療服務優質示範醫院。

城市公園綠地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209.9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01平方米,比1981年分別增加了18.07倍和8.34倍。圖爲河南省鄭州市雁鳴湖。

1990年10月,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引入期貨交易機制,成爲中國第一個商品期貨市場。

改革開放40年來,商品流通逐步打破地域、行業等限制,實現了更廣範圍內的“大流通”。圖爲顧客選購鄭歐班列進口商品。

2015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圖爲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溼地。

以城市羣爲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初步形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圖爲位列中原城市羣的鄭州市全面展開以居住證爲載體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年均新增城鎮常住人口30萬人以上。

河南省一家肉類企業的加工生產線。

黃河流域加快建設大規模的防洪工程體系和非工程措施,建成了一批防洪控制性工程和標準化堤防,確保了黃河歲歲安瀾,伏秋大汛不決口。圖爲治理前後的黃河大堤花園口段。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於2002年12月27日和2003年12月31日開工建設,創造了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下部、世界規模最大的U型輸水渡槽、世界最大的泵站羣等世界之最。左圖爲2013年南水北調沙河渡槽施工人員綁鋼筋作業。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採用盾構方式穿越黃河,開創了中國水利水電工程水底隧洞長距離軟土施工新紀錄。右圖爲穿越黃河工程施工人員襯砌施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