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湖之秋。

11月3日,媒体代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合影留念。

乾陵。

11月3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昆虫馆里,一幅名为《满芳庭》的仕女图引人注目,据说是由5000余只自然死亡的蝴蝶翅膀制作的。

杨凌尚特梅斯庄园。

袁家村。

袁家村手工粉条店热情的店员。

11月3日中午,媒体代表在塔云山紫岚台合影留念。

古道岭玻璃桥。

溶洞奇观。

晚秋色正浓,三秦大地如诗如画。11月1日至4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日报社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省级党报联盟和中国高铁旅游媒体联盟协办,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活动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百余家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成员单位媒体代表、媒体大V们兵分九路,走进陕西省12个市区数十个县区、景区,深度体验陕西优质旅游产品,感受深秋五彩斑斓的三秦美景和陕西全域旅游建设的丰硕成果。本报记者随队赴咸阳、杨凌、安康、商洛四地,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大美陕西。

杨凌农业生态“高、新、奇”一步一景

原始农业时代,后稷于此教民稼穑;魏晋南北朝时期,苏绰于此推行农政;到了现代,这里则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就是杨凌。11月3日上午,媒体团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设有昆虫馆、动物馆、土壤馆、植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7个专业博物馆,以及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多种植物种子资源圃等。

从外观看,昆虫博物馆外形像一只巨大的甲虫,由著名昆虫学家周尧于1987年创建,包括展览、收藏、科学研究、蝴蝶园四大部分,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120多万个。

步入昆虫博物馆,一件件形态逼真的光电模型和多姿多态的昆虫标本演绎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在名蝶展区,收集了世界各国部分珍稀蝴蝶标本,其中的光明女神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是秘鲁国蝶,数量极少,其前翅两端的颜色由深蓝到浅蓝不断变化,整个翅面犹如蓝色的天空镶嵌了一串亮丽的珍珠,展翅如孔雀开屏,在灯光下翅膀光彩熠熠。

对农业历史感兴趣的,不妨进入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这里陈列了农史文物和农具2000余件。从“原始农业展厅”一路浏览到“近现代农业展厅”,感受中国农业的辉煌成就。到土壤博物馆,解析五色土的神奇。对植物感兴趣的,可以在树木园里静心浏览,沿途还有花卉园、牡丹园、中草药园、五谷园,最后走进植物博物馆,欣赏热带植物异域特色。

下午,媒体团来到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作为国家4A级景区,创新园占地面积1300亩。景区由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馆、超级菜园、南方果树馆、盆景馆等8个现代农业技术展馆和花卉林木种子资源圃、水生植物展示区(人工湖)、创新中心等现代农业展示区组成,是集休闲、娱乐、餐饮、科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基地。这里一步一景,每个展馆都向游客展示着“高、新、奇”的农业文明。

在杨凌,媒体团还参观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庄园。在尚特梅斯庄园,你可以体验欧洲风情的农庄,品味生态果蔬、领略田园风光;在快活林农庄,观名鸡、赏蛋雕刻绘画艺术;在花溪园,感受“几步花圃几亩田,疎篱草堂禅相伴”的意境,回归田园,享受文艺人生……

“杨凌的田园生活让我感受到繁忙都市之外的一抹绿。”来自《三晋都市报》的媒体团成员何玉梅说。

咸阳观乾陵穿越千年在袁家村赏关中民俗

11月2日上午,全域旅游全媒体陕西行之咸阳、杨凌休闲生态体验小分队来到了世界唯一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合葬墓——乾陵。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气势雄伟壮观。在乾陵,你可以听一听历史故事,欣赏精美唐墓壁画,求索无字碑千古之谜,看六十一蕃臣像,感受当年万邦来朝的盛唐气象。

漫步乾陵,拾级而上,两旁是各种石刻,前方便是李治的功德碑和武则天的无字碑,给人以凝重厚实之感。再往上走是有名的六十一蕃臣像,左边32个,右边29个,但都残缺不全。

“‘两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早就听说了关于乾陵的许多传说和故事,今天来到这里,我感受到了盛唐的胸襟和气韵,虽然已过千年,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气势恢宏。”来自《长江日报》媒体团成员王永芳说。

当日下午,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又有了另一番感受。古朴的小巷两边,店铺、作坊林立,布坊、面坊、油坊、药坊、酒坊、醋坊、茶楼……队员们惊叹于老油坊“卖油翁”熟练的倒油技艺,欣赏着民间艺人织出的手工布,聆听着苍浑的秦腔古调。

近年来,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周至水街和茯茶小镇等为代表的陕西乡村旅游受到游客青睐。说起袁家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是个贫困村。近年来,由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荣获了“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魅力乡村”等称号。据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介绍,袁家村现有近600家商户,年接待游客逾550万人。

在袁家村手工粉条店里,梁芹娥正忙着把粉条装袋,她说:“袁家村现在游客很多,我们手工粉条生意不错,生活越来越好啦!”

王家茶馆里人声鼎沸,68岁的张建设正在风箱前随着音乐拉曲子,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来。“这是我平时烧茶的时候跟着音乐的节奏创作的风箱音乐,已经有10年了。”在王家茶馆,品一杯茶,也别有一番滋味。

“一定要带着家人再来一次,住民宿、品关中特色小吃。”来自《重庆日报》的媒体团成员卢志民说。

安康客来江河千里外山在水天一色中

11月2日中午,从西安出发,经过四小时车程,安康、商洛体验小分队媒体记者以及自媒体大V们抵达安康瀛湖景区。瀛湖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晚秋的瀛湖静谧温柔,蓝天、青山、绿水、暖阳组成一幅风景画。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秀。一眼望去,群山连绵,瀛湖镶嵌其中,波光粼粼。

来瀛湖,自然少不了乘坐画舫游湖。据瀛湖生态旅游区旅游管理局副局长徐谱介绍,瀛湖景区有200多艘船只,船舶调度组、安全组、卫生组等相关工作人员每天开晨会时,都会对前一天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当日工作进行安排,为景区游客提供更安全的游览环境,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乘坐古色古香的画舫在湖面上前行,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人渐渐融入这幅山水画卷之中。从码头到著名景点金锣岛,也就不到20分钟的光景,但要领略金锣岛的风光,则需要走上几十层陡峭的台阶。金锣岛为苏州园林式景观,占地60余亩,其形似海螺,屹立于湖中。岛中有石雕牌坊、海螺女塑像等,北边还有与织女石隔湖相望的牛郎石,但见厅、院、廊、亭、碑、池巧妙搭配,典雅秀丽。

登上翠屏岛,穿过刻着“瀛湖翠屏”的石牌坊,是一条悬挂着风车的回廊,微风徐来,五颜六色的风车随风而转,阳光透过缝隙把斑驳的光影铺满了草坪。几架秋千,面对着绿波荡漾的湖面。荡着秋千眺望远方,群山绵延,湖边的一片银杏林,叶落成金,正是霜重色愈浓的美景。

来瀛湖,品尝久负盛名的鱼宴,肉质鲜嫩,尤其是银鱼蒸蛋、红烧红尾鱼、汉江小野鱼风味独特。据介绍,鱼宴所用的鱼都是从瀛湖即时打捞出来的,肥美新鲜,营养丰富。

“第一次来安康瀛湖玩,就被这里的景区环境震撼了,景色也不逊杭州西湖。瀛湖的水质优良,野生鱼滋滋入口,让人回味无穷。”来自《南方日报》的媒体团成员田宇感叹道。

商洛邂逅塔云奇观探索洞天福地

“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这是对塔云山的写照。11月3日上午,媒体记者以及自媒体大V们走进商洛市镇安县塔云山景区。听闻塔云山既有北山之雄,又有南山之秀,一行人带着好奇,探索塔云山之秋,揭开塔云山的神秘面纱。

塔云山主峰金顶形似宝塔,其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组成,风格古朴清雅。一路向上攀登,可感受塔云山之秀美、奇险。来塔云山,不得不去玻璃桥,行走于山谷之间,山间美景一览无余。

与玻璃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紫岚台。紫岚台为玻璃平台,建于2017年,面积600平方米,像巨扇一般悬在空中,十分壮观。平台有八卦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与金顶交相辉映,被当地人誉为“神镜”。每当晨曦初露,时有紫岚缥缈,意趣无穷。媒体记者纷纷拍照,乐在其中。

商洛的美景不止秀美、险峻的塔云山,还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柞水溶洞。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秦岭深山怀抱里的柞水县石瓮镇,不仅山水逶迤,四野苍翠,而且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在参观完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博物馆后,媒体记者一行人乘坐高达81米的直梯抵达溶洞洞口。走进溶洞,琳琅满目的洞内奇观让人惊讶,仿佛进入了一座艺术宝库。

“柞水溶洞的景观很奇妙,和南方的溶洞有很大不同,这和南北方地质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溶洞内,蜿蜒曲折,别有美感。”来自“浪西安浪”的媒体团成员甘云剑说。

参观完溶洞奇景,媒体记者乘坐“时空隧道”直接穿越至古道岭。隧道长1000米,通过一般需要8至10分钟。刚进“时空隧道”时只有零星灯光,但继续深入,点点光亮如星星一般,仿佛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中,让人叹为观止。穿过“时空隧道”,与古道岭仅隔一座玻璃桥。相对于塔云山玻璃桥而言,古道岭的玻璃桥更令人赞叹,“可能因为这里的玻璃干净到近乎看不见吧。”有人调侃道。

古道岭不仅风光旖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导游介绍,古道遗址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是秦楚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岭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让人豁然开朗。如今,马蹄犹存,足印尚在。(见习记者 张入元 何申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