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登封徐莊鎮大熊山,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裏,山上色彩斑斕的美景吸引着各地遊客,地下種植的山藥則爲村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從原來的小煤窯挖礦到如今的綠色生態種植,徐莊鎮的貧困村民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走出了一條依託青山綠水的致富之路。

  “這是5000塊錢您收好,”上午,登封市徐莊鎮何家門村的村委大院裏熱鬧非凡,村裏的幾十戶村民紛紛帶着自家豐收的一箱箱、一袋袋的山藥,來參加農產品購銷洽談會。何家門村5組孫秋琴很快就將自家帶來的山藥賣了出去“這次帶來500斤,一次都給我收購走了,可高興。”

  

  洽談會上,村委會和鎮政府牽頭,當地的企業紛紛和農戶們簽訂了購銷合同,這讓村民們再也不用發愁山藥的銷路問題,禪武大酒店辦公室主任範曉娜說,“訂了有一千斤,回去之後主要用於餐飲上的售賣,如果賣的好,我們後期會定期採購,保證酒店的需求”。

  洽談會短短一個小時,現場的6000多斤山藥銷售一空。登封市旅遊局駐何家門村第一書記朱建平說,“天中酒店、禪武酒店等等首批簽訂的協議應該是在4000斤以上。”

  朱建平告訴記者,登封徐莊鎮曾是工業重鎮,資源匱乏、污染等多種因素已嚴重製約當地發展。徐莊鎮何家門村是市級貧困村,耕地少,貧困人口衆多,針對這一情況,村鎮審時度勢,做出‘守住綠水青山,大力開發旅遊資源’的戰略決策,確立了以自然山水景區爲引擎的鄉村旅遊開發模式。

  經過幾年的用心經營,如今,一處“十里溪谷、休閒樂園”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大熊山仙人谷景區已初具規模。爲附近村民提供了130多個就業崗位,累計流轉耕地及荒地400餘畝,去年全景區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0000餘元。

  今年十一,大熊山的摘星樓景區也開始對外試營業,登封市大熊山森林公園總經理李西敏說,“這個地方是一個天然氧吧,自然環境很好沒有污染,遠離工業區,整個景區面積是16平方公里,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經投資8000多萬元,到2020年,我們計劃投資3個億用於景區的建設。”

  以農旅融合爲突破口,依託自然風光發展鄉村旅遊,不斷開發完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景點。依託景區,加快集聚和轉化綠色財富,使村莊融入了景區,村民變成了“股民”,按照計劃,今年年底,何家門以及徐莊鎮的村民將全部脫貧,並走上致富道路。

  登封扶貧辦金融科劉存運說,“12月底之前,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下一步我們主要扶持村集體企業,或者是個人企業有帶動性作用,確保村民有活幹,有錢掙,脫貧後不再返貧,讓貧困戶以後能徹底脫貧。”

  記者:郭濤

  編輯:佳澤、彭程

  統籌:劉芳、嶽翔、馬如瀟、趙海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