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宋仁宗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宋朝曾稱他爲趙元昊,其實人家自稱嵬名曩宵)向宋朝請和,在給宋仁宗的上書中,他是這麼寫的:“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對西夏的戰爭中,宋朝雖然常常失利,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

對西夏的戰爭中,宋朝雖然常常失利,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

比如宋仁宗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宋朝曾稱他爲趙元昊,其實人家自稱嵬名曩宵)向宋朝請和,在給宋仁宗的上書中,他是這麼寫的:“男邦泥定國兀卒上書父大宋皇帝”。

“邦泥定國”就夏國的國號,可能是“大白高國”的另一種音譯;“兀卒”就是西夏語中的“可汗”之類的稱呼。

在上書中,李元昊對宋仁宗稱父不稱臣,宋朝答應議和之後冊封李元昊爲夏國主,慶曆四年開始,宋朝“歲賜銀綺絹茶二十五萬五千”。雖然賠錢了,但是精神上勝利了。

宋仁宗對西夏的“精神勝利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