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居处,超然世外,过着与世无争的悠然生活,这是很多城里人的梦想。而图中这对老夫妻——78岁的吴太爷和他的老伴吴太婆,就在这座名唤龙池的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

2008年,受地震影响,他们的房屋受损。老两口扒掉塌了的屋子,自己一砖一瓦的搭起了现在的两间屋子。“这是我们的生产用棚。”吴太爷总是不忘强调这点。

靠山吃山,漫山的鲜笋成了吴太爷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天是鲜笋生长的旺季,吴太爷每天背着镰刀,拿上尼龙口袋,一上山就是大半天。山里蚂蝗和蛇都多,即使是盛夏,吴太爷也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才出门。

采回来的鲜笋要自己先焯一遍水,然后沥干码好,再等待小贩来收。这样一锅鲜笋,能为吴太爷换回五六十块钱。

图为吴太爷在沥干竹笋多余的水分,等待小贩来收购。

山势陡峭,找不到大面积适合耕种的土地。吴太婆就在屋子旁开辟了一小块旱地,种点蔬菜玉米,一部分给自己吃,一部分背到市场上去卖。

老两口只有一部“老人机”以供联系外界。吴太爷有一次采野菜迷了路在山里待了一夜。从此后吴太爷每次出门采笋过段时间都要朝家的方向吼几声,让吴太婆知道自己在。“好让她安心,不然又要着急。”吴太爷笑眯眯的告诉我们。

闲下来的时候吴太爷要修补家里的农具,“这些筐子背篓都是我自己编的。”吴太爷自豪的介绍。

空闲的时候吴太爷有自己的乐趣,一个山坳里欢欢腾腾的长了一大片野果子,这就是吴太爷的秘密基地。

“山里的东西,甜,这里离山顶还远,也不怕野猪野猴子来糟蹋。”吴太爷一边采食野果一边告诉我们。

吴太爷常常这样凝望着大山,他说山是他的根,他离不开这里。而其是在中国,类似吴大爷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暑假时候,山里就要开始涨洪水了,吴太爷和吴太婆也要搬到15公里外政府建的安置房里生活了。谈到为什么有了新居还要守着旧屋,吴太爷坦言,一旦搬下去,就没有收入来源了。自己老了,不能给儿女留下什么,就努力不要成为他们的负担吧。(更多正能资讯敬请关注我的一点号“历文帝”,欢迎留言点评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