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居處,超然世外,過着與世無爭的悠然生活,這是很多城裏人的夢想。而圖中這對老夫妻——78歲的吳太爺和他的老伴吳太婆,就在這座名喚龍池的大山裏生活了大半輩子。

2008年,受地震影響,他們的房屋受損。老兩口扒掉塌了的屋子,自己一磚一瓦的搭起了現在的兩間屋子。“這是我們的生產用棚。”吳太爺總是不忘強調這點。

靠山喫山,漫山的鮮筍成了吳太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夏天是鮮筍生長的旺季,吳太爺每天揹着鐮刀,拿上尼龍口袋,一上山就是大半天。山裏螞蝗和蛇都多,即使是盛夏,吳太爺也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才出門。

採回來的鮮筍要自己先焯一遍水,然後瀝乾碼好,再等待小販來收。這樣一鍋鮮筍,能爲吳太爺換回五六十塊錢。

圖爲吳太爺在瀝乾竹筍多餘的水分,等待小販來收購。

山勢陡峭,找不到大面積適合耕種的土地。吳太婆就在屋子旁開闢了一小塊旱地,種點蔬菜玉米,一部分給自己喫,一部分背到市場上去賣。

老兩口只有一部“老人機”以供聯繫外界。吳太爺有一次採野菜迷了路在山裏待了一夜。從此後吳太爺每次出門採筍過段時間都要朝家的方向吼幾聲,讓吳太婆知道自己在。“好讓她安心,不然又要着急。”吳太爺笑眯眯的告訴我們。

閒下來的時候吳太爺要修補家裏的農具,“這些筐子揹簍都是我自己編的。”吳太爺自豪的介紹。

空閒的時候吳太爺有自己的樂趣,一個山坳裏歡歡騰騰的長了一大片野果子,這就是吳太爺的祕密基地。

“山裏的東西,甜,這裏離山頂還遠,也不怕野豬野猴子來糟蹋。”吳太爺一邊採食野果一邊告訴我們。

吳太爺常常這樣凝望着大山,他說山是他的根,他離不開這裏。而其是在中國,類似吳大爺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暑假時候,山裏就要開始漲洪水了,吳太爺和吳太婆也要搬到15公里外政府建的安置房裏生活了。談到爲什麼有了新居還要守着舊屋,吳太爺坦言,一旦搬下去,就沒有收入來源了。自己老了,不能給兒女留下什麼,就努力不要成爲他們的負擔吧。(更多正能資訊敬請關注我的一點號“歷文帝”,歡迎留言點評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