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衆多考生在考公路上都曾被行測言語中的邏輯填空折磨過,苦不堪言,那除了平時加強詞語儲備外,在考試時也可以多注意一些詞語去提高做題的準確率,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帶大家先來看一類詞語—重複詞。

顧名思義,重複詞即所填空與文段的詞語有重複,而這種重複有兩種:

第一種情況是字面上的重複。

在一個句子裏不必要地重現了某一個詞語,在語法裏面即有語病,如在國考真題裏面就出現過“得過且過的度過一生”,得過且過的“過”就已包含度過的意思,詞義與“度過”重複,所以得過且過這個詞直接排除。

下面請見一道國考真題,如何快速利用重複詞進行排除:

【例題1】我們如今有鋪天蓋地的新信息需要去消化和記憶。互聯網、移動電話、電視和其它電子產品裏,都 地湧現出新鮮事物。當不同信息同時湧現在記憶中,人們會無法 出與當前目標不相關的信息,甚至還會禁不住去思考那些尚未開始做的事情,於是會出現 。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源源不斷 篩選 顧此失彼

B.滔滔不竭 挑選 杞人憂天

C.絡繹不絕 遴選 應接不暇

D.層出不窮 甄選 急於求成

【中公解析】A。第一空,空中所填詞表示新信息多,不斷出現。我們可以看到D項中的“層出不窮”與“湧現出”字義重複,可直接排除掉,提高正確率。再看其他三個:A項,“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符合文意,保留;B項和C項,“滔滔不竭”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多用於形容人話多;“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二者均不能用來形容“信息”,排除;再驗證第二空和第三空,將A項“篩選”和“顧此失彼”分別代入空中,空中所填詞表示找出。A項,“篩選”泛指通過淘汰的方式挑選,可以表示找出“與當前目標不相關的信息”;“顧此失彼”指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均符合語境,當選。故正確答案爲A。

第二種情況是字義的重複。

常出現在並列關係中,如由“和、與、頓號”連接的兩個詞語,所填空處詞義若與並列前的詞語詞義重複,多排除,如“補充和 ”,A.修訂B刊正,因修訂意爲編者對文章(如古代作家的著作)的修改、訂正和補充,本身已包含修訂之意,故排除。

下面再見一道題目,看如何快速利用重複詞進行排除:

【例題2】魯迅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國人的面子心理、看客心態、馬虎作風。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礎上的,不是____,而是帶有一種悲憫和____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居高臨下 無奈

B. 唯我獨尊 傷感

C. 空穴來風 同情

D. 疾言厲色 決絕

【中公解析】A。第二空中是由一個“和”引導的並列關係,所填入的詞應與“悲憫”近義或一致,悲憫本身詞義爲“哀傷而同情”,已包含了A項中的無奈,C項中的同情,故可以通過重複詞直接排除。故正確答案爲A。

更多招警考試備考資料可關注江西招警考試(jx-zjk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