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晚報 /ZAKER 南寧記者 葉禎 實習生 張雪奇

隨着氣溫的上升,南寧又迎來了每天要被曬到 nong 的夏天,這幾天的晚上,是不是有幾隻 " 嗡嗡嗡 " 叫的小動物開始出沒了?30 日,廣西疾控部門發出五一假期健康提示,除了目前進入高發期的手足口病,還要注意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以及食物中毒、諾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瀉。

◆手足口病

高危人羣:5 歲及以下兒童

傳播途徑:接觸傳播

前天,南寧市王先生的女兒突然滿嘴長了皰皰,這可把他嚇壞了:是不是在幼兒園被傳染手足患病了?王先生開車帶着女兒跑了四家醫院,終於掛上號看了醫生。慶幸的是,女兒並非患了手足口病,而是患病後會長皰疹的咽峽炎。

疾控專家提醒,進入 4 月份以來,各地手足口病疫情明顯上升,相關專家提醒,5-7 月會有一波高峯,家長們一定要高度警惕。農村兒童之所以成爲手足口病的 " 高危羣體 ",主要與衛生習慣相對較差有關。

發現孩子患病,家長應及時帶到醫院接受治療,絕大多數病例在 7 至 10 天可以痊癒,皮膚上也不會留下疤痕。

防控建議:接種 EV71 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得手足口病,但可大大降低 EV71 感染相關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發生風險,建議 ≥6 月齡兒童接種 EV71 疫苗,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 12 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

◆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

高危人羣:全人羣易感

傳播途徑:蚊媒傳播

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中以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較爲嚴重。目前東南亞各國已進入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疫情流行期,疫情形勢與去年比明顯升高。

防控建議:到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應穿着長袖衣服及長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蚊蟲驅避藥物;孕婦或計劃懷孕的女性應儘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疫情流行地區;房間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避免在 " 花斑蚊 " 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及時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廢棄罐子的積水,別讓它們長蚊蟲;旅遊回來出現發熱伴骨痛 / 皮疹應儘快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旅遊史以助診斷。

◆食物中毒

高危人羣:全人羣易感

傳播途徑:經口傳播

假期期間市民走親訪友、親朋聚餐、參加慶典或外出踏青,發生微生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增加,其中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我區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控建議:不私自採摘、食用野生蘑菇、野果和野菜,不飲用自制藥酒。;旅行及聚會、聚餐時應切實注意食品衛生,注意包裝食品標籤和餐廳衛生等級,避免在衛生條件差的攤點就餐,慎食生食,特別注意勿食用未煮熟的菜豆及海水產品;應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生、熟食分開。不喫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

◆諾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瀉

高危人羣:全人羣易感,易在學校等人員聚集場所引起暴發

傳播途徑:直接接觸、消化道和空氣傳播

諾如病毒是一種能引起急性胃腸炎的病毒,主要症狀爲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具有高度傳染性。近年來,因旅遊(尤其是前往東南亞地區旅遊)感染諾如病毒導致腹瀉的病例有增加的趨勢。

防控建議:飯前便後要洗手,室內空氣要流通,生活垃圾及時清,不要帶病上班上課,患病及時去醫院。

》》》溫馨提醒

假期出行注意疾病預防,加強自我健康監護,旅行前、旅行期間以及旅行後出現健康異常,應及早就醫、及時診治,特別是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或懷疑患傳染性疾病時,應推遲、取消或及時中止旅行,防止和減少疾病傳播,保護自身和他人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