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瓦曲村銀匠正在製作銀飾。 劉忠俊 攝

“鐺、鐺、鐺……”行走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樂青地鄉瓦曲村,依稀可聽見彝家小院內傳出小錘敲擊銀子的聲音,還有三兩婦女坐在村道樹蔭下,一邊聊天,一邊將各式各樣的銀飾配件分類整理。

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座涼山州遠近聞名的彝族“銀飾村”。該村有200多戶村民從事銀飾加工製作,產品以頭飾、領飾、耳環、耳墜、手鐲、戒指等六大類爲主,銷售至涼山各地以及成都、雲南、貴州等地。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能看到瓦曲村加工出來的銀飾。”


圖爲瓦曲村銀匠正在製作銀飾。 劉忠俊 攝

2017年12月,彝族銀飾製作技藝被列入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3月,瓦曲彝族非遺手工銀飾傳統工藝工坊被授予國家級“非遺扶貧工坊”。代代傳承、精益求精,彝族銀飾製作技藝已經成爲瓦曲村不可或缺的“靈魂”,更是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依託。2016年,瓦曲村已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融銀、壓條、拉絲、飾品製作、飾品清洗……彝族銀飾製作技藝工序繁多,對眼力、手法等帶來嚴格考驗。因技藝高超而被稱爲“大師傅”的銀匠威色車布子告訴記者,村裏的孩子大多10來歲就開始向長輩學習手藝。“我從13歲開始做銀飾,到現在已經做了32年。這是我們村一代代傳下來的技藝。”

因爲長期製作銀飾,威色車布子的手有些粗糙,但十分靈活,2個多小時就能製作出一枚戒指。如今他經營着一家銀飾店鋪,打造出來的銀飾十分受歡迎,甚至有顧客專門到他家等待,飾品一做好就立即買走。依靠這門手藝,威色車布子一年的收入能達到約30萬元人民幣。

隨着各類機器的誕生,機械化生產的銀飾大量進入市場。在威色車布子看來,這對於彝族銀飾製作技藝的傳承帶來了一定影響。“手工製作費時費力、成本也相對較高,有些年輕人都不願意靜下心來學了。”這位彝族銀匠告訴記者,雖然機器能爲製作帶來便利,但傳統技藝永遠不會被機器淘汰,一些細節的東西是機器無法制造的。“先輩傳下來的手藝不能丟,我會一直做下去,並不斷嘗試創新。”


圖爲瓦曲村銀匠正在製作銀飾。 劉忠俊 攝

“我們村的銀飾製作大戶年收入達幾十萬元,兼職做的一年也有3萬元至5萬元的收入。”瓦曲村村支書曲木古坡介紹,村裏根據“支部+農戶+貧困戶”的模式,成立了銀飾加工專合社,整合全村銀飾加工資源大力發展銀飾產業,助村民脫貧致富。“下一步,村子計劃打造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把彝族銀飾賣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瞭解這項傳統技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