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海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共同發佈了跨行政區域的30條擴大開放政策。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時宣佈,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爲國家戰略。時隔3天,覆蓋滬蘇浙皖9城市的G60科創走廊就拿出了重磅舉措。

11月8日下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海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共同發佈了跨行政區域的30條擴大開放政策。

G60是滬昆高速簡稱,2016年上海松江率先提出沿其建設產城融合的科創走廊,後經兩次升級擴容,G60科創走廊發展到了九城規模,並在空間上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格局。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頒佈的30條政策涉及廣泛,主要包括放寬外資准入、搭建示範性對外貿易機制、提升外向型金融服務能級、構建開放型產業體系、打造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營造便捷化營商服務環境等領域。

市場準入方面,九城實施外商投資企業市場準入“一網通”,並在G60科創走廊全面執行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推行外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一口辦理”。

根據新政,九城市將組建一批機構,常態化舉辦一批活動。

具體包括組建G60科創走廊發展引導基金,G60科創走廊國際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常態化舉辦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大會,每年聯合舉辦G60科創走廊國際化科創人才招聘會等。

交通方面,九城市將協同推進滬蘇湖高鐵、滬乍杭和商合杭高鐵建設,擴容改造合肥-蕪湖-宣城-湖州-蘇州-松江高速公路,推進金華-杭州-嘉興-松江智慧化高速公路建設,推進以上海、杭州、合肥機場爲國際樞紐和區域樞紐的世界級機場羣建設。

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組團參加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也舉行了九城市企業聯合採購簽約儀式。

根據“30條”,未來G60科創走廊九座城市將常態化組團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企業與國際參展商深度對接。

以下是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協同擴大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一體化發展30條措施清單:

1、實施外商投資企業市場準入九城市“一網通辦”,完善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互聯互通,逐步由證照辦理向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等更廣服務領域拓展,加速推進准入標準共認、業務系統互聯、數據資源共享,持續深化“一網受理、九城通辦”。

2、在G60科創走廊全面執行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推行外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

3、九城市協同推行醫療器械註冊人和非特化妝品進口備案等制度,在商務等領域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放寬進口產品准入,促進市場統一,着力解決“准入不準營”等問題。

4、九城市常態化組團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企業與國際參展商深度對接;成立G60科創走廊採購商聯盟,參與建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進服務平臺,高效承接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

5、推進上海市、浙江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成果向G60科創走廊輻射,逐步將自由貿易賬戶推廣到九城市有條件、有需求的企業,發揮其簡化外匯結匯手續等重要作用,服務九城市更加廣泛的涉外經濟活動需求。

6、加強中歐班列(蘇州線、義烏線、合肥線)之間的交流協作、利益融合,形成發展合力,共同拓展回程貨源,促進進出平衡,提升通關效率,逐步實現運貿一體化,有效促進長三角地區與歐亞貿易往來,提升G60科創走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影響力。

7、建立G60科創走廊“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庫,推動九城市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抱團出海,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加快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8、依託松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蕪湖、合肥綜合保稅區和杭州、合肥出口加工區以及杭州、金華、湖州、宣城、合肥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監管場所的功能優勢,積極開展保稅倉儲、展示銷售、保稅維修等業務,爲國外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多渠道、多模式、多元化的服務。

9、發揮上海、杭州、義烏、蘇州、合肥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優勢,支持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PT)全球佈局,積極構建九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綜合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智慧通關和檢驗檢疫新模式。

10、在G60科創走廊逐步推廣上海市、浙江省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增加有助於產業轉型發展的技術進口;大力發展新型服務貿易,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引領長三角地區對外貿易新增長。

11、九城市率先放寬外資在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的股比限制;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資銀行開展中間業務。

12、組建G60科創走廊發展引導基金,參與九城市重點開放型產業建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高科技成長型項目。

13、常態化舉辦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大會,建立銀企重大合作項目庫,搭建九城市與國際國內知名金融機構高端對話平臺,形成金融服務九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協同機制。

14、逐步放寬九城市外資保險機構的股比限制,積極研究適合九城市園區及產業發展的創新性險種,豐富科技保險、專利保險、重大裝備(首臺套)保險等專項保險業務內涵,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G60科創走廊開放型經濟發展。

15、成立G60科創走廊產業聯盟,依託聯盟建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汽車等重大產業項目庫,優化外商投資導向;鼓勵跨國公司在九城市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

16、加快汽車、飛機等高端裝備產業在九城市率先對外開放合作。吸引世界知名外資汽車企業建設研發中心(技術中心),推動高端整車項目、航空發動機總裝和機載系統外資項目以及汽車、飛機關鍵零部件在G60科創走廊一體化佈局。

17、加強九城市與全球數字經濟產業製造、科技創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區域內數字經濟在前沿基礎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點產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城市社會治理數字化應用的對外開放。

18、九城市共同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建設外資研發機構,通過認定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其進口科技開發用品免徵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消費稅,採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及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符合條件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免徵增值稅;對特別重大的外資研發機構,九城市可以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資金支持。

19、鼓勵外資研發機構與九城市研發平臺合作,共同在國家鼓勵支持的前沿技術領域開展聯合研發和應用。

20、鼓勵外資研發機構與九城市產業合作,共同參與關鍵領域技術難題攻關,聯合申報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享受相關政策扶持。

21、發揮上海、蘇南、杭州、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制度創新優勢以及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平臺作用,在九城市合理佈局、協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果項目,外資科技企業享受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型企業同等所得稅優惠政策。

22、設立G60科創走廊國際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完善小試、中試、產業化“一條龍”服務機制,通過舉辦九城市科技成果專場拍賣會、要素對接大會等形式,促進科技成果在G60科創走廊落地轉化。

23、協同建立九城市國際專利快速審查、確權和維權機制,推進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健全九城市知識產權聯合執法機制,協調解決涉外知識產權爭端。

24、加快構建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國際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參與國際化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加大對高質量專利和涉外專利的支持力度,促進涉外高價值知識產權轉移轉化。

25、發揮松江海外人才局,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外國專家局的作用,引進和培育海外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推動G60科創走廊海外人才協同服務。

26、每年聯合舉辦G60科創走廊國際化科創人才招聘會,聚焦先進製造業等重點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加快培育“獨角獸”企業,集聚各類優秀國際化人才。

27、構建G60科創走廊國際國內協同發展的高層次“雙創”平臺。加大“到G60去創新創業”的宣傳力度,推進G60科創走廊國際化人才創新創業園建設,對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優先滿足人才安居、人才就醫、子女就學等需求;推進海外孵化中心和境外創客中心建設,協同打造全球人才、技術和項目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地。

28、協同九城市支持和保障鼓勵類引進項目和重點開放型企業的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用工,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29、在G60科創走廊建設國際國內一流的信息港和移動支付城市羣,提高九城市區域內光纖帶寬速率,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信息門戶樞紐走廊。

30、九城市協同推進滬蘇湖高鐵、滬乍杭和商合杭高鐵建設,擴容改造合肥-蕪湖-宣城-湖州-蘇州-松江高速公路,推進金華-杭州-嘉興-松江智慧化高速公路建設,推進以上海、杭州、合肥機場爲國際樞紐和區域樞紐的世界級機場羣建設,打造一體化交通體系,擴大同城效應,服務G60科創走廊開放型經濟發展。

鏈接

何爲“G60科創走廊”?

G60是滬昆高速公路的簡稱。

2016年5月,在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兩週年之際,上海松江區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率先提出了沿G60滬昆高速公路建設產城融合的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

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裏,G60科創走廊兩次升級擴容。2017年7月,浙江嘉興、杭州加入;2018年6月,浙江金華、湖州,江蘇蘇州,安徽宣城、蕪湖、合肥又陸續加入。

目前,G60科創走廊已覆蓋滬蘇浙皖九城市,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間佈局規劃,覆蓋面積約7.62萬平方公里,區內常住人口4900萬人,GDP總量約4.86萬億元,分別佔長三角三省一市總量的21.2%、22.3%、24.9%。

G60科創走廊已經從最早的松江區內發展戰略升級爲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範走廊,併力爭打造成爲長三角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示範區的重要引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