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試舉說明:1.在“大黃甘草湯治療急重嘔吐86例”[1]一文中,作者指出大黃甘草湯可治療小兒急性腸炎,其載“大黃甘草湯爲張仲景《金貴要略》之方, 主治實熱阻於胃腸、胃氣不降之嘔吐, 作爲下瀉之用方。3.醫者王堯於“大黃甘草湯治療急重嘔吐86例”[2]一文當中指出,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86例的患者當中,所療疾病的種類有反射性嘔吐(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術後)、中樞性嘔吐(腦中風、病毒性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糖尿病、農藥中毒、眩暈)等。

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對古代文獻的研究與開發利用。直到今日,臨牀醫者們運用仲景經方在療病的過程中,不僅依舊屢收良效,也對經方的應用越用越活,有的醫者在臨牀過程當中,甚至會發現,一方多用,可以對應治療多種疾病。在此以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大黃甘草湯來舉說明。大黃甘草湯出自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當中,該書原載:“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外臺》方:又治吐水)。大黃甘草湯方:大黃四兩,甘草一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該條文本是論述胃腸實熱嘔吐的證治。這裏的嘔吐,原文爲“食已即吐”,即食入即吐,這是因爲腑氣不通(即胃及大腸小腸),腸中有實熱積滯停留,使胃氣不得通降,反逆而上行所致,所以,應該還有便祕、腹滿、腹脹等症,以及舌紅苔黃、脈數有力。其病機爲胃腸實熱、腑氣不通,濁氣上衝,胃失和降。所以病本在腸,故以通腑瀉實之法,使腸腑實熱一去,大便得通,則胃氣和降,嘔吐自平。這就是該條文說明大黃甘草湯用以治療“食入即吐”的原由所在。

當然,其病症嘔吐,是由腸腑實熱,腑氣不通,逆而上衝所致,所以會先出現服滿脹痛,大便不通或乾結不爽,胃脘飽脹,不欲飲食之症,或有嘔吐,口臭口苦。大黃甘草湯,全方僅僅兩味藥,方中以大黃通泄實熱爲君,用以祛邪,而甘草緩中益胃爲佐,其旨意在祛邪不忘扶正。這個就跟仲景使用葶藶配大棗、皂莢伍棗膏是一個道理。非常有意思的是,中醫的經方,它們大多數可以“一方多用”,就如同“一花開五葉”一般。爲什麼這麼說呢?正如大黃甘草湯,在《金匱要略》當中載其治療作用爲“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這是仲景時期,仲景所驗所記的。而在後世傳承接棒過程中,各個醫者對它的再認識,如同百花齊放一樣,歷歷代代一個又一個的醫者,對其一驗再驗,他們對於大黃甘草湯又有了新的認識,可以說是備受後世醫家喜歡。例如:1.清代醫學家吳謙在《醫宗金鑑》中指出:“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即吐者,火也,以寒性遲,火性急也,故以大黃甘草湯緩中瀉火,火平自不吐也。”2.清代醫學家黃元御在撰寫《金匱懸解》的時候,這樣解釋道:“食已即吐者,胃之上口,必有溼熱瘀塞。大黃甘草湯,大黃瀉其鬱熱,甘草培其中氣也。”

3.近代醫學家程門雪,在他的《金匱篇解》中這樣說道:若食已即吐,是陽明積熱上衝,宜大黃甘草湯以瀉其熱,熱去則衝止嘔已,即前賢所謂“食入即吐,責之有火”者是也。那麼,現代臨牀對此又有什麼新發現呢?以下試舉說明:1.在“大黃甘草湯治療急重嘔吐86例”[1]一文中,作者指出大黃甘草湯可治療小兒急性腸炎,其載“大黃甘草湯爲張仲景《金貴要略》之方, 主治實熱阻於胃腸、胃氣不降之嘔吐, 作爲下瀉之用方。我們減少大黃用量通則可變,下劑爲止瀉之用。中醫辨證小兒胃腸炎一般多因傷食、外感、溼熱所致,又因小兒機體嫩弱,血氣未充,臟腑未堅,既便感受風寒之邪亦易入裏化熱,胃素存熱而外邪客之,即出現吐瀉之。症以甘草配大黃,引清熱之功,用葛根生津止瀉之效,收到較滿意療效”。2.王廷富在《金匱要略指南》當中載有一則治療17歲男性學生,因起居不慎,感冒發熱,經某醫院治療後,汗後發熱退,隨之出現食入嘔吐,吐出飯菜原食物,吐後渴飲,飲水不多,吐後兩天求診,醫者診後方用大黃12g、甘草3g,囑服2劑,若大便通暢,不吐即停服。後來,患者因其他疾病,再來求診,醫者自陳上次服藥後,諸證消失。

3.醫者王堯於“大黃甘草湯治療急重嘔吐86例”[2]一文當中指出,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86例的患者當中,所療疾病的種類有反射性嘔吐(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術後)、中樞性嘔吐(腦中風、病毒性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糖尿病、農藥中毒、眩暈)等。4.相關文獻記載,大黃甘草湯又可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尋常型銀屑病、接觸性皮炎、快速改善急性胰腺炎併發的肺損傷等等。僅大黃甘草湯來說,它只是萬千方劑當中的一方而已。它的作用之大,這裏不再贅述。爲何這樣時隔千年的經方,後世醫家運用它依舊能“光芒萬丈”呢?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都清楚,這就是中醫藥被稱之爲寶庫,可以源源不斷髮掘的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黃嘉喬,範建場,王風仙,等.大黃甘草湯加減治療小兒急性腸炎30例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J]. 2007, 5(14): 115.王堯.大黃甘草湯治療急重嘔吐86例.遼寧中醫雜誌[J].1991(5):28.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元御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