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樣的狀況在中國很多地區也是一樣,爲了貼補家用,貧困家庭中的年輕人很多人都會去打工,其中尤其以女性爲代表,因爲男性還是相對較爲受家庭重視。雖說到了現代,這樣的觀念或多或少出現了淡化的跡象,女性也更多的開始有自己的追求,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是將自己的一生交付於丈夫、孩子和家庭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一位女教授千鶴子在入學典禮上的一席演講,使得在座的女生都不由潸然淚下,她說道:即使努力也不會得到公平的回報的社會正在等着你們。

這次演講也在國際引起了巨大轟動,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女權的關注。作爲一個純粹的女權主義者,她始終關注女性受壓迫地位和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並希望由此爲女性爭取合乎自身的權利的想法無可厚非,但現在社會真的對女性仍有偏見嗎?如果我們將這樣的論斷放在如今的中國,是否也能夠同樣的引起廣大女性的共鳴?

貧困的固化:

“哪裏還有什麼理想啊……我最想要的就是能夠擺脫現在的狀態,不用爲了打工而起早貪黑,早上能夠正常時間起牀、上班,傍晚按時回家。”其中一位受訪者所說的話似乎充滿了無奈。但從實際情況看來,其實是受教育程度不夠,且很難受到更高的教育。

圖片來源於:日本NHK電視臺紀錄片《女性貧困》

在現實生活中,貧困家庭的孩子比起家庭富裕程度更高的孩子,能夠獲得的教育狀況和可選擇的內容是更加狹窄的。另外由於家庭的貧困,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因爲金錢的原因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

這樣的狀況在中國很多地區也是一樣,爲了貼補家用,貧困家庭中的年輕人很多人都會去打工,其中尤其以女性爲代表,因爲男性還是相對較爲受家庭重視。因爲家庭狀況的原因,她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畢業的途中便退學,在社會尋找工作補貼家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同樣看到這樣一個事實:經濟狀況不好乃至貧困的家庭中的孩子由於家庭的影響,很多時候只能被迫走向貧困,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形成貧困的固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觀念的灌輸:

當某種觀念在社會中形成了一個普遍的共識時,那麼這種觀念將會以強迫式的,無法抗拒的方式灌輸進人們的思想之中,從而不僅僅所產生的是固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病態。

在日本有關女性的一種共識在筆者看來,已經達到了這種病態的程度。從日本長期的歷史發展來看,成家成爲一位女性一生的轉折點。當一位女性成爲別人的妻子時,也就意味着她失業了。自那以後,她的視角里只有她的丈夫還有孩子,相夫教子,操持家務成爲了她一生的追求。這種觀念是在女性出生之後,母親通過言傳身教一步步灌輸給女兒的。一代一代,這樣的代際傳播,長此以往對女性的觀念影響極大。

圖片來源於:日本NHK電視臺紀錄片《女性貧困》

雖說到了現代,這樣的觀念或多或少出現了淡化的跡象,女性也更多的開始有自己的追求,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是將自己的一生交付於丈夫、孩子和家庭之中。但是,這樣的淡化在強大的社會共識面前,也確是不堪一擊的。千鶴子教授在開學典禮的講話,或許更是佐證了這番言論吧。

再談回中國,這樣的狀況在筆者目之所及,身之所及之處似乎極爲稀少。但實際來說,在中國社會中所隱含的類似的觀念一直都在,只不過在時代的發展中被淡化到一種幾乎可以被忽略的程度。女性依然在很多方面會被輕視,很多地方無論是什麼行業,依然更加青睞男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總結:

筆者並不是一名女性主義者,只是樂於在如今依舊是父權制的社會發展中,對於女性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保有自己的觀點。不過,很多人現在認爲女性在中國已經不是弱勢羣體了,甚至某些程度上中國現在的現象好像是男性已經變爲了“弱勢羣體”。雖然表面上所表現出來的情形是這樣,但實際上社會的羣體觀念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個也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以上觀點僅是作者經由《女性貧困》一書所發,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