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勤勤恳恳,却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每天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并且毫无进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命运使然还是有其他因素呢?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管窥心态”,指的是只关注当下所做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更长远的因素。简单来说就是缺乏全局观,看待问题只停留在表面或者局部。

举个例子,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挖金潮的时候,很多人赶往西部挖金矿,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大赚一把。可是去的人多了,挖金子竞争也就增大了,很多人因此空手而归。其中有一个人,他并没有跟风挖金子,从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既然大家都来西部挖金子,这里地广人稀,购买商品很不方便”。于是,他购入了一大批矿泉水,出售给这些前来淘金的人。结果,他的矿泉水生意异常火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只顾眼前利益,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是那些善于观察,能够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能够真正的赢得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每天勤勤恳恳的干活,最后却只能在社会底层打转,因为他们缺乏更长远的规划。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富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善于整合资源。同样的一件事,穷人会想“我干的越多越好,只要我肯花更多的时间,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而富人则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我手头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我要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使得效益最大化”。

因此富人会雇佣其他人来帮自己干这些基础的活,从中赚取差价,并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中。久而久之,富人善于运用资本去产生资本,而穷人只会使用苦力的生产资本,他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原因,因为教育能够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技能,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工作起点。当然,那些在学校吃喝玩乐、混日子的就另当别论了。

生活中还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每天勤勤恳恳工作,任何细节都会仔细考量,但是这种过于较真、不懂变通的心态也会影响到任务完成的效率。毕竟社会的大趋势是高科技、高产量,如果你一味的死抠某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个任务的进度,只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毕竟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当你把精力都浪费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时,你就没有更多的心思去研究那些更重要的事情。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