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乡村》征文大赛

文图编辑:C大调

傍河而居

文/马琴妙(回族)

那自然是孩提时代的事了。“小桥流水人家”、“河畔青芜堤上柳”的古朴诗意已被滚滚而来的现代化潮流所淹没。张爱玲曾说:童年的时光像老棉鞋里面,粉红里子上晒着的阳光。陈年的、毛茸茸的温暖映在日渐生硬的心田,痒痒的免不了去回想。

我家屋后是一条地势略高于村庄的水渠,渠两岸灌木丛生,杨柳成行。站在河堤,目之所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逶迤在天际,山脚下碧绿的田野间广通河像一匹流动的绸缎闪闪发光。这一渠一河是我童年时代的动脉和静脉,孕育着懵懵懂懂的奇思怪想,弹奏着欢声笑语汇聚的歌谣。

过了正月,穿得厚墩墩像企鹅般的孩子们每天在河堤上跑来跑去,从冰块的裂隙里打探春天的讯息。一日一日,在急切的目光中冰面开始整块整块哗哗的地脱落,捂了一冬的河水伴着人们的脚步灵动起来,就连老鼠也从密室里蹿出来东奔西跑。有一次父亲做了个形同鸟笼的捕捉器放在屋角,第二天,就有一只淡灰的小老鼠在里 面转着乌溜溜的眼睛一幅听天由命的可怜相。淹到河里去吧,有个孩子提议,似乎这样要慈悲些。我们来到渠边,对着河水打开笼子,不料它蹭地跳出去落在正漂流下来的一块冰块上,安然地漂然而去。奔流不息的河水流向哪里去呢?如同天边隐隐约约淡成一袅青烟的山峦,在孩子们心中弥漫着遥远的不可或知的神秘气息。如果也能乘船一路漂流,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看该有多好呵!有一次我偷偷把母亲画了鞋样的画报拿出来,四边折叠,再用针缝合做成船的模样放到水里。和小伙伴们拿着长竹秆沿着河堤,跟着船儿一边跑一边拨拨点点,跑过村庄、跑过田野,直到小船在一个拐弯落差处被湍流打翻。等我们又饿又累踩着青纱般的暮霭战战兢兢摸回家,免不了一顿狠揍。挂一脸泪痕撅着青紫的屁股爬在炕头,梦中却像那只小老鼠,坐在小小的纸船漂流而去,禁不住咯咯笑出声来......

不用说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成群的鸟雀起起落落,碧绿的枝叶把阳光剪成碎金铺洒在河堤闪闪烁烁;夜间,一亩亩此起彼落的蛙鸣和着远处广通河不紧不慢哗哗的伴唱.在这个天然的乐园里,孩子们晴天捕蝴蝶,雨中捉蜻蜓;或是在河堤背阴处采蘑菇,摘了蒲公英吹“汽球”........我喜欢蹲在河边看白云在脚下飘浮,仿佛只要一低头,就会跌入那无垠无渊的湛蓝里,落在一片云彩上像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乘风翔舞。水中的天空比头顶上的更加清碧幽远,深不可测。凝眸片刻就会有一种晕乎乎地眩目和惊心动魄的坠落感。广通河对岸是无边无际的田野,那里种着玉米、小麦、最诱人的是大片大片的大豆田和青豆地。盛夏,饱满的豆荚散发着甜津津的醇香。于是十多个孩子串成长队,手挽手淌河,每到河心小一些的孩子就被淹到胸前的河水锁住脚步,大点的孩子有时候会浮过去,用衣服包一堆豆荚过来, 那香味真是无与伦比。河畔有大片的葵花田,整个夏天,我们在那里捉迷藏,雨天,摘了扇形的大叶子当雨伞。可一到秋季,那里就有人搭了简易草棚子日夜巡察,守夜的是一位满面长着麻疙瘩的单身老人,曾被他斥责的一些孩子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麻麻布”。是夜,月光如水。平常跑得快的孩子充当前锋,故意让老人发现,他追就跑,他一停就怪声怪气地喊“麻麻布,没媳妇。”趁此机会,其它的孩子们就像一群麻雀扑入田里把硕大的花盘摘下来.如此几次,直到那老人牵只大黑狗助威,才作罢。

我还曾有过河畔拾鱼的经历。有一年夏天,连日暴雨倾盆,广通河像狂燥的狮子怒吼着横冲直撞,冲破河堤,漫过田野,被折断的树木、场院里的麦捆子在河面的波浪里翻滚。夜晚,惶恐不安的人们到县城以南的山上人家借宿,白天,来到河边伺机抢救庄稼。等到天色放晴,洪峰减弱, 满目已是一片狼藉。有一天渠面飘来厚厚一层木渣杂草碎屑,可是烧炕的好燃料。母亲跑到家里拿一把在木叉挥舞着从河里往河堤打捞,这时,奇迹般地从碎屑里跃起蹦蹦跳跳的银白色肚子的鱼儿来。约莫五、六寸的样子,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划出一道道弧形的亮光。我和小伙伴们惊喜不已地趴在河堤拾着抢着,蹦蹦跳跳的鱼儿身子滑溜溜的,抓在手中有一种痒痒的感觉,不时在惊呼声中从手心里滑落跌到地上张着嘴喘气,免不了被拾进大盆小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这些鱼儿为什么要跑到河面上来呢?后面才明白,河水浑浊,鱼儿浮到水面来呼吸氧气。能够像捡拾洋芋一样地捡拾欢蹦乱跳的鱼儿是多么令人惊喜而神奇的事儿。从那以后我们经常去河滩水洼泥沼里找鱼,有时候脚踩进小树林的淤泥里,突然脚心一冰,惊恐地抽出脚,哧!弧光一闪一条大鱼从泥里蹦出老高。河滩里到处是捞稻草、拣树枝、捕鱼的人们,同时,还流传着什么大蟒蛇盘桓得像磨盘,河里出现可怕的怪物等等的奇谈怪论。有人捉了只圆头、形状有点像人形的鱼,据说叫声像婴儿的哭泣,据传说是“娃娃鱼”。水里面真的有人在生活吗?我把妈妈讲的《海的女儿》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以前平平常常的河水陡然间高深莫测起来,好像隐藏着许许多多比鱼儿还要令人神往的故事。

河堤还是一本活的日历。当第一片叶子涂抹着金黄蹁跹在风中,清凌凌河水越来越冷峻,像暗藏了无数的芒刺,触到肌肤有一种麻辣辣地刺疼。河边时常浣衣的少女少妇们的身影越来越少,直至悄然隐匿,河堤落寞起来。女孩子们便背起背斗,操起扫帚到山坡上、树林间将落叶扫拢堆积,背回家去摊晒在太阳底下,淡淡苦涩的氤氲里弥漫着土炕特有的气息,暖烘烘、懒洋洋。夜来风急,忍不住寂寞的树木打破沉默奏起交响乐,亢奋雄壮的高音、优雅抒情的中音、忧郁 深沉的低音,三个声部或是同声放歌,或是舒缓独奏。伴舞的树叶有时像骤雨扑天盖地,有时像杏花烟雨漂漂洒洒。酣睡通常在树木的歌声中醒来再也合不上眼。当一线曙光在天边浮动,我和姐妹们迫不及待地跑上河堤。厚厚的落叶在唰唰飞舞的扫帚底下沉甸甸的,有着结实的欢喜。

几番风雨,河堤上的杨柳简约的枝条映在高远的天空,像一幅剪纸画。披一身黑白羽翼的喜鹊是清俊的大家闺秀,或在枝头婷婷玉立,或在河堤顾影自怜。麻雀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叽叽喳喳,成群结队,不是在河堤吵闹就是去人家屋里争食。孩子们耐不住寂寞,于是麻雀就遭殃了,用筛子捕、用笼子诱。奶奶曾告诫,女孩子要是捉了鸟雀,以后做不好饭菜,要是从狗身上跨过去,就会遇到一个恶女婿等等。这是很可怕的,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年轻媳妇被丈夫打,被婆婆骂,心里有些说不清楚的隐隐的痛。有一次一只麻雀飞进屋子,它把窗玻璃看作天空,一次又一次地飞撞上去,撞晕了落在地上。我把一根细绳子绑在它的一只脚上,像放风筝般让它飞出去再拽回来。一天傍晚,就在我们拿它取乐时,不知从那里窜出一只大黑猫,影子一闪,绳子那头只剩下一只鸟腿和几片羽毛,这个场面比看到那些挨打的女人更令人惊悸,自此“金盆洗手”。

后来,伴着奶奶 “姑娘家要这样、要那样”绵长的唠叨在耳朵里生根发芽,童年像一列缓缓的火车渐行渐远,却被记忆镂成一卷彩色画卷收藏起来,只等你闭上眼睛、屏息敛声,轻轻地去展开……

审阅:追梦之翼

简评: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傍河而居的乡村图画,多姿多彩,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马琴妙,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甘肃广河县文联主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投稿、咨询,请加中国乡村公众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国乡村》杂志2018年全年征稿大奖赛通知:

(2018年第4期从10月1号至12月31号结束!)

———————

本次大赛主要为《中国乡村》杂志提供优质作品,确保纸刊杂志的质量内容丰富,走进市场,走进各地乡村。杂志宗旨,打造乡村文化,传递三农信息,以“乡情、乡事、乡人”为关注重点,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为一体。

(一)奖项:

1、农业论文、专题采访,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影像,乡村经典美图+文字注解,归纳一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限字数3000字内)。

2、乡村散文、小小说、故事,民间故事、农谚、谜语、歌谣、歇后语,归纳一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字数限制1500字内)

3、乡土诗歌: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内,单首,限20行内)

4、最佳网络人气奖:一名,奖金1000元。

(二)征文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作品请首先自行反复校对,错别字加标点符号错误有五处之多者,不予通过。投稿后可接受个别句子的修改。

2、凡参赛作品须注明:【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大赛】,否则,按微刊正常发表,或不予处理。

3、征稿格式:

原创首发+标题+正文+作者简介(100字以内)+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发现此行为者,取消参赛资格,并且将列入《中乡美》作者备忘录。

(三)大赛规则:

1、凡参赛作品稿费不再发放,所筹集的打赏费用将全部用于大奖赛奖金和免费出版发行《中国乡村》杂志以及平台的运营。

2、所有参赛作品阅读量达到500以上,从中择优入选《中国乡村》杂志,免费一本,免费快递,免费出版发行,宣传推广。而角逐大赛的作品,将从入选各期杂志的作品里面择优筛选。一个阅读量计一分,一笔打赏计十分(十元),十个留言计一分(一个读者不能重复留言,多留视为无效)。

根据打赏和留言分别计分的总和,与中乡美评委和编外评委及名家评委打分的总和,由最高得分决定胜出。

3、此次活动,特聘请十名知名作家、诗人、以及有相当造诣的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共同审阅,力求大赛公正公平地画上圆满的句号。

4、获奖者将颁发奖金与荣誉证书,及赠送杂志两本,并且,将聘请获得各奖项的作家、诗人进行签约,长期为《中国乡村》杂志提供保质保量的作品。

注明:所有获奖者肖像,中乡美平台有权免费刊登在《中国乡村》杂志上,同意者方可参赛。

5、从2017年12月13号开始起,举办长年征文大赛,上期没发表的作品可继下期刊发,以此类推,赛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征稿大奖赛截止为止。获奖者将受邀参加颁奖典礼仪式,届时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地点暂时预定于《中国乡村》杂志北京总部。

6、以上各项规定不认同者请勿投稿!

7、中乡美所有工作人员不参与大奖赛活动。

组委会:

主任:柳丝青青

副主任:黑风马、刘传启、刘学斌。

第一轮评选,评委:中乡美编辑总部全体工作人员及中乡美驻各省工作室主编。

第二轮评选,评委:陈荣来、赵克明、吴开展、班琳丽、胡毅,王晓莉。

第三轮评选,名家评委:李学、江小鱼、姚国禄、贾笠、卢岩、非马。

主办:《中国乡村》杂志社

中国美文出版社

中国乡间美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李学美术馆

CCTV 《魅力故乡》栏目组

友情支持: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集团

国家级文化艺术人才库

长城书法院

欢迎投稿:大赛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咨询:中国乡村公众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乡美

中乡美视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