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一名路人回頭觀察送貨的機器人。(AFP)

原標題:外媒稱快遞機器人已在中國上崗:滿載貨物悠閒駛向目的地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道外媒稱,在北京外緣僻靜的居民區裏,一個大小爲一臺小型洗衣機的黃色和黑色立方體悠閒地駛向目的地。

據《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7月18日報道,這匹“真機小黃馬”是一個自主送貨的機器人,可以把附近商店的飲料、水果和零食等日用必需品配送到北京高檔小區的居民手中。

報道稱,創造者們將裝有GPS系統、攝像頭和雷達的機器人視爲中國物流的未來。

報道稱,一位顧客從“真機小黃馬”中取出一包堅果時說,這臺機器人的行駛速度不到每小時3公里——這相當於人類緩慢行走的速度——有改進的空間。

一位不住在一樓的顧客說,“缺點是它不能像快遞員那樣直接送到門口。”該名遊客補充說,“即使如此,這仍然相當實用。機器人的速度相對較快。”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說,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網購市場。不管是購買電子設備還是衛生紙、牛油果或衣服,中國人已經習慣於僅按下智能手機屏幕上的一個按鈕就享受快遞到家服務,有時一天要下好幾單。

報道稱,如果想用“真機小黃馬”獲得送貨服務,顧客需要選擇想要的產品,輸入地址,並通過手機付款。超市工作人員將物品放在機器人裏,機器人旋即離開。

報道稱,製造機器人的真機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智勇從自己的作品中看到一個光明的未來。

他說:“目前,中國每天有1億包裹需要投遞。未來或許將有10億。”

他還說,“屆時將不會有足夠的快遞員來完成這些任務。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來填補這一人力缺口,降低成本。”

報道稱,最後一公里的人力配送成本尤其高,因爲把貨物送到顧客家門口的關鍵是精準度,而且定製服務是必需的。

報道稱,機器人重達30公斤,有6個輪子,理論上的最高時速爲每小時12公里,有4個攝像頭,不停地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掃描,並安裝了激光雷達,讓他們能夠避開障礙物。

報道稱,但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種機器人是一種長期的物流解決方案。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祕書長邵鍾林說,它們在“短距離內”是有幫助的。他說:“但是不能確定它們能否成爲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廣泛解決方案。因爲客戶還是要下樓拿他的包裹。”

“此外,成本仍然很高:包括購買和維護成本、運營成本等。”

報道稱,但真機智能公司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成本將會下降。

劉智勇還說,該機器人不久將具備使用電梯所需的技術,這意味着它將不再僅限於在一樓交貨。

報道指出,與此同時,中國的快遞配送正越來越多地通過自主方式完成。最近幾個月,若干家公司已被准許通過無人機送貨,要麼是直接送貨給客戶,要麼是在配送中心之間運送貨物。(編譯/王天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