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的话题源于一则读者留言,大意如下——

“晓璃老师,你好。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那就是,我觉得我是有点聪明和运气的那种人,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不知为何,我就是不愿意努力,或者说,我不愿意all in,我也赞同你说的,职场人在最开始的头几年积累最重要,但问题是,我好像找不到自己的热情,对这份工作也有些厌倦,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却总无能为力,该怎么办呢?”

希望今天的分析,能够带给具有相同困扰的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你不是懒,而是你的内耗严重

从我这边的咨询经验来看,通常出现这种状况,往往是因为当事人内耗严重导致的,即,你可能内心不是非常认可眼前的工作,或者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但又觉得做好这份工作无疑能提升能力,是关乎未来的跳板。

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你不是懒,只是头脑中这两股力量来回撕扯,消耗了你大部分能量和精力,以至于内心能量不足,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做出相应的行动。

从你简短的问题描述来看,你的内心还是渴望在职场中有所作为与发展的,所以你才会对自己不够all in的状态似乎有些自责和内疚,这一点需要你继续排查,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没有all in的?有没有客观的事实证据?或者是你最近是否遭受了什么挫折,或者什么不太好的反馈之类?

从这段描述仅有的信息来分析,你对现在的自己多少是有些不满的情绪的,从你那句“我是有点小聪明和运气”这个描述不难看出,你把成功应聘到这家公司的结果,归因于聪明和运气,而不是自己的努力。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它也许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那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能够在职场备受认可就代表着聪明,如果无法受到期待的认可就意味着不聪明,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你既是聪明的,但是受认可度似乎没有预期的高呢?有的——只要你不去努力不去all in,你在职场中不如己意的表现就不是你不聪明的结果,而是你没有足够努力或者all in的结果。

所以,可能受这样的潜意识驱使,你选择了不去行动或者不去all in,是为了成全内心对自己的这份“聪明有能力”的自恋与评价。

二、比起成功,更要关注成长;

在线下训练营的课程中,我们会就人格特质部分展开充分的阐述和讲解,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带着大家充分认知自我之后,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未来应该如何调整,从而让自己的状态更舒服更自然,既能达成想要的结果,又能享受整个过程。

对于强烈判断型特质的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自我证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天赋,他们最恐惧的,是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失控感和无力感,所以恰恰是这种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放弃,因为他们害怕那个达不成自我期待的结果的到来。

对于这类人群,我们会建议他们适当地学会用成长的眼光看待自我,例如在职场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事情的结果本身,我们更要关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教训本身,哪怕是不那么好的体验,只要结果是积极的,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好的成长。

事实上,有些你以为的失败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不用急于否定自己,有可能这是领导有意给你的锻炼机会,要知道,他们是能够客观评估你的能力以及事情难度的,有时候,他们会故意放给你一些可能无法达成预期结果的事情,只是为了让你去试错,从而得到更快的成长。

所以,即便事情的结果没有你预期的那么好,也未必就很糟糕,你应该重点关注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三、行动本身就是意义;

鉴于问题的文字描述有限,我谨给出一些建议,也许会有不完善之处,但希望能够给到你一些思路和启发。

1、建议去正规医院做个抑郁症的诊断;

要知道,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就有动力和热情的缺失,对于经常感受到动力和热情缺失的人而言,建议还是应该先去正规医院做个专业的抑郁症诊断,而不是去网上做一些乱七八糟的测试。

如果真的是抑郁症导致,那么早发现早治疗,尽快和家人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果不是抑郁症,那么可能只是有些抑郁情绪,再去做相应的行为调整。

2、行动本身就有缓解焦虑的功效;

在《动物世界》里,我们经常看到,羚羊在看见狮子来袭时会拔腿就跑,这个时候,逃跑这项运动不仅能使羚羊幸免于难,还能降低羚羊内心的恐惧感。

我们的祖先在遇到险情的时候,也会通过行动缓解内心的恐慌。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我们大多是在写字楼里办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去刻意行动,就容易陷入焦灼的情绪中任由思绪弥漫,会对自己的精力产生巨大的消耗。

所以,你可以尝试给自己制定行动计划,只要行动,例如,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回去写个当天的工作总结,即便感觉今天似乎什么也没做也不要紧,给自己半个小时仔细回忆,专注完成这份总结,总之,让自己动起来,每写完一份,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些奖励。

3、痛苦可能只是你头脑中的想法,不要被大脑欺骗;

在我们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可能会感受到痛苦,这个时候,尝试把这种痛苦当作头脑的想法,而不要被大脑欺骗。

例如,在你静下心学习英语的时候,你焦灼难耐,感觉自己分分钟学不下去了,不妨仔细察觉这个念头,当你察觉出这只是你大脑的一个想法时,你就能慢慢平复心情,继续做下去了。

希望我的分析,能够给你打开一些思路,祝好!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