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路演·智能投行 —

股權投資大數據平臺

本期嘉賓

張可亮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董事總經理

張可亮,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董事總經理,新三板讀書會創始人,著有《新三板改變中國》一書。

11月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表示,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平地驚起一聲雷!科創板要來了!中國資本市場要試點註冊制了!

“科創板”“註冊制”這“兩哥們”一瞬間刷爆了路演君整個朋友圈。

那麼問題來了,新三板該怎麼辦呢?科創板還是個新鮮事物,它在資本市場的定位又是如何呢?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張可亮,邀請他爲我們解讀。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張可亮認爲,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很顯然有“試驗田”的性質,註冊制在科創板試點好了,以後很大可能向A股等市場推廣。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但是由於A股的情況太複雜,註冊制改革一直沒有推動下去,註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在快到期之際,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建議股票發行註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延長二年至2020年2月29日。

現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實行雙軌制改革,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試點註冊制,意味着後續“垃圾股、殼公司”炒作價值的終結,同時也爲未來新三板的精選層和A股實行註冊制奠定基礎;科創板設在上交所,本身也是改革,將助力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2015年,上海股交中心設立科創板,當年的科創板是按照地方股交中心的標準,當時個人投資門檻是50萬,這50萬的門檻應該是跟地方股交中心的投資門檻一樣,全國各地是統一的。

今天提到的上交所科創板並非股交所的科創板,而且如果是實行註冊制,50萬的門檻可能有點低,個人投資者門檻可能會提高,但是也不會提高到500萬。因爲提高到500萬,就如新三板投資門檻那般,確實太高了。所以最終可能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比如說,有可能是100萬。

科創板畢竟在上海股交中心運行了一段時間,同時創業板、新三板也爲科創板的設立提供了足夠的經驗與教訓,所以科創板的推出,相對而言,時間上會比較快落地。

而且上交所本身也有交易所組織運行的經驗,經今日領導人的發言,科創板相關細則應該也會很快的被公佈出來。短則三四個月,長則半年,科創板就有可能會開板。

張可亮表示,科創板的推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爲了滿足中國廣大的科技型創新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通過股權交易滿足融資的需求,這也是推出科創板的最大意義,同時也是希望它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在中國A股市場當前的審覈條件下,基本上都是一些利潤比較高、偏傳統的企業才能在A股市場IPO。三板市場由於本身掛牌門檻較低,但其投資者門檻比較高,所以它的流動性比較差,暫時也沒有在創新創業企業融資方面,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此時,市場再推出一個科創板,張可亮認爲,這應該是國家爲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保持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保持中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作出的一個舉措。

另外科創板對新三板的影響,張可亮並不認爲必然會影響新三板的發展。因爲新三板畢竟也是國務院推出的一個全國性的股權交易市場,是國務院明確的跟上交所、深交所一樣的第三家全國性的股權交易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三板的市場地位和存在意義,是值得肯定的。科創板推出後,將會使北京的新三板,深圳的創業板,上海的科創板,這三個市場同時來服務廣大的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三者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但並不是說新三板就沒有機會、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了。

第一路演的路演君認爲,隨着國內資本市場的深入發展,無論是新三板還是現在科創板的建設,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同時,在新的市場裏試點推行註冊制,爲主板及其它市場積累了註冊制試驗田經驗。但是,科創板的建設、註冊制的開閘,市場可能擔心拉低整個市場的估值,尤其是對創業板、新三板以及高估值的科技股來說,短期可能是個大利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