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的“雙十一”註定不平凡。畢竟,這是阿里精神領袖“克里斯馬”正式缺席的第一年,也將是繼任者張勇能否扛起阿里穩續增長大旗的第一張大考卷。


從考卷參與者來看,如今的電商江湖版圖已經變了天,除了阿里的神之王座難以撼動,拼多多已經在市值、用戶規模和交易規模三個維度上逆襲京東、唯品會奪得第二把交椅,拼殺過後,阿里、拼多多、京東成爲三巨頭。

顯而易見的是,今年雙十一這張考卷,是一個面向下沉市場戰術策略的考題。面對下沉市場,尤其是野蠻生長過後的下沉市場,巨頭們究竟要如何制勝?

互聯網最後的流量紅利

從10月中旬到11月11日,今年巨頭們的雙十一戰線都拉的很長,拼購、直播、補貼等成爲了今年雙十一的關鍵詞。

具體來看,阿里啓動雙十一預售,主要集中在3C、美妝等大牌新品,以及天貓超市補貼上;京東雙十一將聯合各大品牌以京東小魔方、海囤全球、大秒殺、京喜等業務爲陣地,推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重點惠及下沉新興市場;拼多多的補貼策略則正好相反,將延續全年百億補貼戰略,針對上半年百億補貼高ARPU(每用戶創造收入)的單品,進行資源的進一步傾斜。

其中,“下沉”依然是被強調最多的一個詞,可以說,各家電商對下沉市場的渴望已經越來越不加遮掩了。這不僅源於隨着互聯網普及率和移動設備滲透率的提高,下沉市場的需求有走向消費升級的趨勢,這塊“互聯網最後的流量紅利”已經成爲兵家必爭之地,更源於黑馬拼多多異軍突起的衝擊,阿里、京東不得不想方設法補這門關於三到六線城市的課。

下沉市場究竟能帶來多少紅利?以阿里2019年Q2財報數據爲例,從MAU(月活躍用戶數量)來看,上半年增長了5600萬,其新增用戶中有超過70%來自於三四五線城市和鄉村等下沉市場;從營收來看,阿里保持了42%的增速,主營業務核心電商收入佔比86.6%,其中,廣告、佣金、新零售是核心電商收入的大頭,然而,與淘系關聯最大的廣告與佣金收入分別增長了27%與23%,遠不及新零售業務的134%。

衆神下沉,阿里、京東、拼多多白刃相接雙十一

表1.2019年618期間移動購物行業用戶城市分部

衆神下沉,阿里、京東、拼多多白刃相接雙十一

表2.2019年阿里欠發達地區用戶人均支出

阿里:跳出補貼,降維打擊

阿里,可以說是所有電商最不願意面對的對手。

在漫長的歷史上,淘系電商(淘寶、天貓、聚划算、閒魚等)對第三方商家和SKU(庫存單位)的豐富積累、對商品品類的運營經驗,以及對“貨圈”全方位的統治,讓過去兩年阿里淨增了至少1億來自下沉市場的用戶,然而它實際上沒做什麼事情——僅僅是因爲所有人都認同淘系的貨。

想對付京東與拼多多,阿里擁有着百萬雄兵。

從最新財報可以看出,阿里已經實現了從獲客到變現的良性循環,獲客成本接近600元,但新用戶的首年消費在2000元左右,活躍用戶的年均消費均值8500元,阿里的毛利率46.6%,也就是說花錢買用戶並不虧本;更重要的是,用戶粘性強,年均消費超過1萬元的高端用戶超過1億3千萬人,留存高達98%。而這兩點決定了阿里對流量的飢渴。

同時,阿里還是唯一一個能夠滿足消費者在實體商品、本地消費服務和數字娛樂等方面多樣化需求的平臺,阿里只需要爲獲取用戶營銷一次,通過交叉銷售就可轉化爲其他業務的用戶:39%的外賣新增用戶是從支付寶導流過來的;每100位88VIP會員讓優酷新增38位用戶,餓了麼新增32位用戶,淘票票新增27位用戶。這種強悍的變現模式正是傳說中的生態閉環,這個閉環的起點,正是流量。

衆神下沉,阿里、京東、拼多多白刃相接雙十一

表3.淘寶MAU及同比增速

爲了獲得下沉流量,阿里左手開源,右手節流。

開源方面阿里可稱瘋狂,典型的實例包括:陶氏“造節”加速滲透下沉市場、戰略性轉向聚划算等等。節流方面,阿里這幾年鼓勵商家簽訂獨家協議,上個月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甚至“三英戰呂布”起訴天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阿里此舉雖然略顯霸道,但也實出無奈,在流量下沉時代,電商之間用戶高度重疊,後來者們搶用戶的速度更快、路子更野,用戶規模眼看就要追上來了。

在今年雙十一這場大戰中,阿里跳出了補貼泥潭,對其他電商發動“降維打擊”。用阿里的話就是“爲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可持續的價值纔是最爲關鍵的,補貼無法提供可持續的價值”。

比起用戶規模阿里更關心留存,對於新用戶來說,阿里的優勢在於產品覆蓋面廣,實現需求與供應的匹配纔是平臺的價值。在未來半年的策略優先級上,阿里的排序是:提升用戶體驗,更高的參與度,提升消費。眼前的雙十一,阿里選擇與更多的品牌公司合作,定製獨家產品,限量版,部署了很多新技術,重在強調淘寶APP和阿里巴巴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移動APP與用戶的交互功能。

不過,阿里也並非沒有破綻。

自從提出“新零售”理念以來,阿里的業務越做越重,收購和入股銀泰等一批線下零售商,入股萬達電影、分衆傳媒這樣的線下流量入口,收購餓了麼。在硬核的業績面前,不應忽視的是代價,阿里新零售137%的高增,是由於基數低而在財務上表現亮眼。不過,阿里越做越重,越來越像京東,這對京東來說絕不是好事。

京東:鉅額補貼,加速下沉

京東採用的是以明星IP引爆流量、以補貼大促圈定用戶、以下沉市場爲增量空間的三大組合拳,來招呼今年的雙十一。對於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的電商來說,這麼大力度的補貼已經多年不曾出現,可見,在目前的中國互聯網領域中,補貼依然是一把無可抵擋的神兵利器。

這對阿里以及其他準備參與雙十一混戰的玩家,都絕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着,如果不能拿出匹敵京東的補貼優惠力度,就已經落後一大步了。京東在各大電商平臺中最先啓動雙十一,理論上給了後來者進行鍼對性調整的空間,所以最先亮招要承擔很大的壓力,但同時,京東佈下重兵勢必會給其它平臺帶來強烈的震撼,甚至打亂其既定節奏,這又是有利於京東的事。

事實上,阿里、拼多多要面對的遠不止表面上的補貼力度、流量引爆這麼簡單。

這幾年,隨着消費升級和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用戶的躍遷早已是趨勢之必然,這股趨勢不僅推動了電商行業攀上黃金十年的頂峯,也促成了社交電商、會員制電商等衆多電商新模式的誕生、裂變和增長。京東多年來累積下的品質、配送速度以及服務體驗,讓其逐漸在這股趨勢中迎來了自己的黃金節點。

京東也藉此快速縮小了與阿里之間的差距。從京東Q2財報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增長至3.213億,新增加了1080萬,同比增長2.39%,其中,下沉市場的貢獻了七成。以目前京東的體量,哪怕是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已屬不易,但是,京東用戶的增長已經明顯疲態。

衆所周知,從活躍買家數量來看,拼多多在2018年Q2的時候已經超過了京東,成爲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若再追問一句,拼多多在GMV上全面超越京東何時將至?彼時,京東的境地將如何?

衆神下沉,阿里、京東、拼多多白刃相接雙十一

表4.國內主流電商MAU

據機構預測數據,未來3年內,拼多多將至少維持60%以上的GMV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到2021年,拼多多的年度GMV將趕超京東,達到2.07萬億元。而根據拼多多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的GMV達70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21億元,同比增長171%。從這一增速來看,拼多多超越京東似乎只是時間點的問題了。

當然,甦醒了的京東並不是“軟柿子”。

重回增長軌道之後,京東的戰略明確,目標清晰:一邊集結重兵,尋找下沉上升空間,掘金隱形新中產;一邊倚重微信,奮力抓住再一次造血的機會。社交領域是阿里永遠的痛處,騰訊和阿里是絕緣體,在微信的生態中,淘系電商率先被滅。

11月1日,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替換之前京東商城的入口,未來10億的微信用戶打開“微信購物”將直接進入京喜平臺,尤其針對女性和下沉市場,這是京東和騰訊早在今年618之後就開始謀劃的新業態。

惋惜的是,京東早在2014年就與騰訊戰略合作,拿到了微信重要入口,卻沒有妥善地利用這個入口。毫無疑問,這一次,抱緊騰訊的大腿是京東突圍的希望。

拼多多:拼命成長,快速上行

在阿里和京東把矛頭指向下沉市場時,穩坐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卻忙着上行。

補貼手段則簡單粗暴,直接砸錢,不玩套路。雙十一拼多多沒有針對全品類進行補貼,補貼選擇標準只是爆款暢銷,只針對頭部的10000款商品實施讓利,比如3C類目的蘋果、華爲、小米等,還有高頻消費的生鮮,而對於小衆品類,拼多多這次則選擇性忽視。

自拼多多上市以來,一直有人說它的增長是靠砸錢砸出來的,而且砸錢得來的用戶毫無忠誠度,最後只是給淘寶、京東培養用戶。而現在真相大白:拼多多有能力做到可持續的用戶增長,它的砸錢越來越有效率。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用於銷售與市場推廣的費用爲61.0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707億元同比增長105%,較一季度的48.893億元增長12.14億元,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包括百億補貼計劃。

可以看到帶着移動互聯網基因的拼多多,對傳統電商平臺阿里、京東的穿透。在季度期內,阿里和京東的營收增速近乎保持在2:1的區間增速,拼多多則不然,它的增長速度與阿里、京東均不在一個量級。以增長趨向於緩慢的二季度中的數據來比較,拼多多169%同比增長速度,超過阿里4倍,超過京東8倍。

衆神下沉,阿里、京東、拼多多白刃相接雙十一

表5.拼多多MAU及同比增速

拼多多還做到了京東、唯品會想做但沒做到的事:從微信羣導流做拼團電商。聽起來很容易,但即便有了拼多多這個先行者,後來者仍然做不好,雖然“出身”不好但不服拼多多不行。拼多多是在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足夠大量的情況下,才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App,而京東卻從頭到尾沒有與騰訊建立足夠的協同效應。

當然,拼多多未來要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比如物流,比如金融。在電商領域,規模效應的門檻非常高。噹噹、聚美曾經以爲,幾百億的GMV足以構建護城河;唯品會曾經以爲,幾千億的GMV足以構建護城河;京東曾經以爲,上萬億的GMV足以構建護城河。但是他們都錯了,而更難的是要發瘋地成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又不能喪失特色,更不能失去管理效率。所以,當拼多多如此激進地獲客也就不難理解,與阿里的差距每拉近一步,拼多多也就更安全一些。

因爲阿里作爲大象仍要奪命狂奔,拼多多一旦停止繼續成長就會被時代拋棄。

免責聲明

報告的全部內容只供做參考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作爲買賣、認購股票或其它金融工具的保證。基岩研究院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投資者依據本報告提供的信息進行證券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