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落幕,故事遠未結束。

天貓

  “主角”天貓的交易額數據定格在2684億元,這一數據在全網遙遙領先,並且繼續刷新自己創下的商業紀錄。96秒破百億、64分鐘破千億、14小時20分破2000億、16小時31分超越去年全年……

  就在大家都在觀摩天貓刷記錄的時候,一篇質疑數據造假的文章傳播開來。

  《網友質疑質疑2019年天貓雙11銷售額造假:數據過於完美》的報道中指出,10年來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無一例外與三次迴歸曲線的“完美”擬合,更讓喫瓜羣衆驚訝的是,一位微博用戶4月份就爲天貓計算好了銷售數據,誤差竟不足10億元,堪稱神預測。

  對此天貓方面對金融界表示,純屬謠言。另有專家稱,博主只能騙騙文科生,是“瞎扯淡”。

  “馬雲是大騙子”?

  質疑的源頭來自一位ID爲@尹立慶的網友,其在今年4月發佈的《淘寶2009至2018年曆年雙11銷售額數據造假》報告中質疑阿里數據造假,直呼“馬雲真的是個大騙子”。

  報告指出,從天貓雙十一的全天銷售額來看,實際生產數據幾乎完美地分佈在三次迴歸曲線上,擬合度均超過99.94%,幾乎爲1,10年來幾乎無一例外。

天貓

  “銷售額與年份的增長趨勢彷彿按照預期設定的線性發展,屬於小概率事件,在實際生活中幾乎不可能發生,因此可以斷定,阿里爲了吸引雙11的購物熱度,對銷售額數據進行了人工修飾,存在造假的事實。”報告中寫道。

  除了概率方面的質疑,天貓數據的強勁增長也被指與經濟大環境不符,明顯違背市場規律。

  消息一出,網友紛紛圍觀了之前的舊帖,但目前發佈上述報告的微博已經被刪除,刪除原因系“用戶投訴過多”。

  對此,天貓公關總監作出回應,造謠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天貓

  北京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祕書長、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趙鷂也“看不下去了”,拿出收益率曲線的反例反駁博主,稱只能“騙文科生和沒有學習數值計算的‘理科生’而已”。

天貓

  電商數據真實性成謎?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網友對數據的質疑蔓延到了京東,有網友表示相比天貓,自己更質疑京東的數據真實性……

天貓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電商第一次受到真實性挑戰。

  早在2012年,天貓、京東在618大戰中互指數據造假,業內硝煙四起。當時,多個電商類微博賬號爆料,阿里巴巴在一版招股書虛報天貓訂單額高達190億美元。

  隨後一份《淘寶2011年銷售情況》文件顯示,當年整個淘寶的交易額有4856億元,其中淘寶商城僅完成了619億元銷售,遠低於淘寶對外宣稱的總額6500億,淘寶集市5500億、淘寶商城1000億。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轉發爆料微博,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公關“圍攻”大戰,京東商城被天貓公關反過來質疑真實性,最終劉強東無奈刪掉了微博。

  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迅猛,但各大平臺的數據公開性尚無標準,所謂的第三方獨立平臺也往往被質疑有站臺傾向。

  2016年,星圖數據公衆號發佈了一份618數據分析報告,京東當年在618活動中家電、乳製品、個護化妝三大品類市場佔比分別爲48.6%、44.6%、49.8%,成爲“三冠王”,但對比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佈的數據,截至當年2月份,天貓在美妝市場佔比爲69.8%,京東在短短4個月內的強勢反超被很多網友質疑爲數據不準確。

  按照星圖數據的說法,其數據獲取方式均爲自主研發,數據根源均可以追溯,置信區間可達85%-95%,但鑑於有報道顯示其曾與京東方面有過合作,很快就被貼上了“爲京東站臺”的標籤……

  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數據問題其實已經成爲某些企業的“潛規則”。之前劉強東在轉發微博時的評論是,“電商數據作假是行業公開的祕密,此事求闢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