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說那田文鏡,田文鏡雖然入朝爲官時間已久,但一直以來都是不慍不火的,等到田文鏡老了,六十多歲了,突然之間就被雍正皇帝看上了,田文鏡能被雍正看上,靠的也是他的兢兢業業,田文鏡微觀三十年,始終不慍不火的,這倒不是因爲田文鏡沒那本事,而是因爲有那本事的人,一般都爬不高,直到康熙皇帝駕崩,雍正打算提拔一大批新人爲朝廷補充新鮮血液,這纔有了田文鏡出頭的機會。晚年的田文鏡曾經上書請求回鄉養老,卻一直沒有得到雍正的準允,雖然很多史書中說是雍正卸磨殺驢,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赤裸裸的誣陷,田文鏡已經七十歲了,雍正哪裏有必要卸磨殺驢,誰都想得個善終,這也是田文鏡的最後想法,更何況,田文鏡死後,雍正還專門將他葬在了自己的泰陵旁邊,這點殊榮也是一般人得不到的。

說實話,爲何乾隆皇帝要推平了雍正皇帝寵臣的陵墓,這一點也不好隨意猜測,畢竟世間最難測的,便是女人心,其次便是帝王心,帝王的心思可不是那麼好猜測的,儘管乾隆皇帝看起來昏庸無能,但他的心裏其實還是如明鏡一般的。

先說一下被推平的陵墓是誰的,這個陵墓裏頭,埋葬的是雍正的得以寵臣,田文鏡,田文鏡是誰,那是雍正皇帝的四大寵臣之一,四大寵臣,年羹堯,田文鏡,隆科多,李衛。這四個人裏頭,有的人下場不太好,有的人,一開始下場還好,後來下場也不好,田文鏡就是這樣一個人,還有的人,最終得了善終,只有那李衛。

光說那田文鏡,田文鏡雖然入朝爲官時間已久,但一直以來都是不慍不火的,等到田文鏡老了,六十多歲了,突然之間就被雍正皇帝看上了,田文鏡能被雍正看上,靠的也是他的兢兢業業,田文鏡微觀三十年,始終不慍不火的,這倒不是因爲田文鏡沒那本事,而是因爲有那本事的人,一般都爬不高,直到康熙皇帝駕崩,雍正打算提拔一大批新人爲朝廷補充新鮮血液,這纔有了田文鏡出頭的機會。

田文鏡依靠着賑災功績,進入了雍正皇帝的眼中,田文鏡做事也是太過古板,刻薄,這就導致田文鏡這種人往往更受皇帝喜愛,而田文鏡的同僚們,對他卻又都是嗤之以鼻。

被雍正皇帝看重的田文鏡,後來也確實做了一方父母官,雍正皇帝在推行攤丁入畝政策的時候,也曾經遭受到重重阻力,虧得有田文鏡,李衛這羣人在背後默默支持,與百官對抗,這纔有了後來的成功。自那以後,田文鏡也被封爲了河南山東兩省總督,好不風光。

晚年的田文鏡曾經上書請求回鄉養老,卻一直沒有得到雍正的準允,雖然很多史書中說是雍正卸磨殺驢,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赤裸裸的誣陷,田文鏡已經七十歲了,雍正哪裏有必要卸磨殺驢,誰都想得個善終,這也是田文鏡的最後想法,更何況,田文鏡死後,雍正還專門將他葬在了自己的泰陵旁邊,這點殊榮也是一般人得不到的。

只不過,後來乾隆皇帝上位,卻是將田文鏡的陵墓推平了,要說田文鏡與乾隆皇帝有矛盾,這一點筆者卻是未曾聽說,若是真要找個理由,想必也是乾隆爲了給自己立威吧。

葬在泰陵之側,這是雍正皇帝的意思,但這等殊榮豈是隨便一個人便能夠享用的?田文鏡是前朝舊臣,新的朝廷,需要新的新鮮血液,田文鏡這種人自然是乾隆打擊的對象,乾隆要扶持自己的親信,一方面,又要緩和與衆朝臣的關係,自然便要拿雍正的寵臣開刀,畢竟,在雍正手下,這羣寵臣沒少跟衆朝臣對着幹。

說到底乾隆推平了田文鏡的陵墓,還是出於政治需求,兩人之間應該是沒有私人恩怨的,唯一的解釋,也只能說是政治需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