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新書《一個社會學家的十堂公開課(第8版)》

[美]喬爾·查農 著,王婭 譯,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權所有。轉載務請註明來自“閱讀培文”微信(ID:pkupenwin)

編輯推薦

拆解十大問題,一窺學科堂奧

社會學入門的上佳之選

內容簡介

本書用一種獨特的方法(蘇格拉底式提問法)來介紹和考察社會學原理。它提出並回答了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如成爲人是什麼意思?社會是怎樣成爲可能的?人類是自由的嗎?世上爲何會有苦難?爲何不能人人皆同?世界正在變成一個社會嗎?書中考察了馬克思、韋伯、涂爾幹、米德、伯格、米爾斯等社會學家的思想理念,介紹了過去150多年來社會學領域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新版除了將作者的親身經歷及其近四十年執教生涯融合到一起,還包括了現實生活中許多最新實例,通過解答十個大問題,簡明地介紹了社會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在緊密聯繫,比較適合初學社會學的學生或是想要了解社會學是什麼的人。

作者簡介

[美]喬爾·查農(Joel Charon,1939— ),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穆爾黑德分校社會學系榮休教授,曾任社會學系主任八年,並曾被提名爲“卡內基教授年度獎”(Carnegie Professor of the Year Award)候選人。講授社會學入門課近四十年,有多本著作被譯爲中文,本書爲其代表作。

第一課 社會學家如何研究社會?︱探討社會的世界

第二課 成爲人是什麼意思?︱人的本性、社會和文化

第三課 社會是怎樣成爲可能的?︱社會秩序的基礎

第四課 社會中的人爲什麼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起源和持久化

第五課 人類是自由的嗎?︱社會權力對人類思維和行爲的影響

第六課 爲何不能人人皆同?︱價值判斷、種族主義和人類差異

第七課 世上爲何會有苦難?︱社會作爲人類問題的重要來源

第八課 個體真的會產生影響嗎?︱社會變化簡介

第九課 有組織的宗教對社會來說是否必要?︱傳統、現代化和世俗化

第十課 世界正在變成一個社會嗎?︱全球化和一個世界社會的誕生

附 錄 爲什麼學習社會學?︱理解、質疑和關心

內文選讀/序言

社會學是一種視角,即一種思考方式,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觀看和探究世界的方式。它關注的焦點是將人視爲社會的一員,所以想要了解我們是誰,思考一些社會學問題也就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

本書既是寫給學習社會學入門課程的學生、想要了解社會學家如何思考但卻沒有時間去接受系統學習的人們,也是寫給社會學家,尤其是那些已在日常教研中遺忘了社會學曾帶來的激情的社會學家,寫給那些經常提出無根之論的社會學批評家們的。同時,它還是寫給英語老師、物理學家、心理學家、藝術家、詩人,以及其他許多學者的,他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但卻選取了不同的解決路徑。本書更是寫給所有尊重教育的人,因爲他們同古希臘人一樣相信“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一過”。

本書提出十二個問題來介紹社會學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社會學家經常琢磨這些問題:

(1)社會學家如何研究社會?我們如何“觀察”社會?我們的偏見是否會妨礙我們的理解?社會學有可能是科學的嗎?“科學的”是什麼意思?

(2)成爲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人性?人之爲人的關鍵特質是什麼?社會、語言、文化和社會化在塑造人的過程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3)社會是怎樣成爲可能的?是武力還是合作的意願?衆多性格各異的人如何放棄部分自身利益和期望,爲了羣體的存在而努力?

(4)社會中的人爲什麼不平等?是否人性使然?不平等是否已是社會本質的一部分?不平等過度滋生會帶來何種不良後果?我們是否有可能創建一個人人基本平等的社會?

(5)人類是自由的嗎?我們的思想真的是我們自己的嗎?我們是否真應爲自身行爲負責?社會力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自由是真實存在還是霧裏看花?或者說它是一種意識形態?

(6)爲何不能人人皆同?當他人與我們自身有不同之處時,尊重彼此緣何如此困難?種族主義是什麼?它爲何會存在?人與人之間的種種差異緣自何處?

(7)世上爲何會有苦難?人類的苦難由何而來?爲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如此不堪?社會如何給它自身造成這麼多困擾?我們能否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苦難是否不可避免?

(8)個體真的會產生影響嗎?這是否只是一種主觀意願?何時個體才能真正發揮其重要性?是什麼阻礙了個體發揮作用?社會變化的真正誘因是什麼?

(9)有組織的宗教對社會來說是否必要?什麼是宗教?傳統上,宗教對社會有何貢獻?宗教是否對社會有害?在現代社會,宗教還是那麼重要嗎?

(10)世界正在變成一個社會嗎?全球化是什麼?世界變爲一體的步伐已進行到何種程度?我們是在朝着一個秩序、民主和平等的社會前進?還是在朝着一個由少數寡頭操縱的資本主義世界前進?在我們稱自己是一個世界社會之前,我們必須培養哪些特性?

(11)爲什麼學習社會學?社會學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社會?社會學在文科中有何作用?爲何說社會學是一種關於民主的研究?社會學有哪些重要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質疑、關心社會和個體?

(12)我們是否應該對人一概而論?把每個人都當成獨一無二的個體來對待是否更好?如何做到一概而論?什麼是偏見?社會科學家在研究人時都會嘗試些什麼?

這十二個問題也是社會學在幫助我理解社會和我的人生時最重要的問題。

我非常享受寫作本書的過程,也很高興它能得到許多學生的喜歡。我所有的知識都來自與他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是他們啓發了我的批判性思維。本書預定了一個基本假設:學生們很喜歡討論這些問題並想知曉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會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意識到:教育並不只是蒐集事實;一旦需要就對人類有啓發性的問題展開辯論,他們就會發現那些常被忽視的學習的樂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