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是郭寶昌的人生故事。郭寶昌說,從他16歲開始構思“大宅門”的時候,就野心勃勃想把這個故事做成各種形式,那時還沒有電視,所以想的是做成電影、連環畫、小說等,當然也有京劇,而實際上,京劇是電視劇《大宅門》不可或缺的皮相和肌理。京劇是郭寶昌年輕時代的流行,也承載了他美好的青春記憶。郭寶昌說:“京劇《大宅門》是年輕人的。”

很多人看了(電視劇)覺得好,但是他們忽略了我把多少戲曲藝術的形式滲透在裏面來塑造人物。我是第一個在影視裏面用了京劇鑼鼓武場來參與到整個的創作中的,所以在這方面我獨佔鰲頭,沒有人能比肩我。後來有人想模仿,但是不行,因爲他不懂,這個不是會兩段鑼鼓經就行的,需要功力,需要長期去認識去研究。我現在正在做這個(京劇)研究,可能在年底我的一本研究京劇美學、戲曲美學的書會出來。我太專家啦,用不着一點客氣。

我是東城有名的票友,我唱花臉,但其他行當我也都唱過。我們那會經常唱戲,我在學生時代就唱,中學時京劇社團我是團長,進電影學院我又成立京劇社團,還賣票,三毛錢一場,一天下來就一百元的收入。實際這一百元呢,租劇場三十塊錢,樂隊三十塊錢,行頭三十五塊錢,如果加一個蟒、加一個靠還得再花錢,這麼多場演下來,收支也就是相平衡。但我是少爺嘛,我必然要把錢拿出來請大家喫飯,還貼點錢。

正是因爲對京劇的熱愛,讓郭寶昌對《大宅門》搬上京劇舞臺特別地鄭重。記憶中時髦、新奇、好玩的京劇,在現在的郭寶昌看來,“暮氣”,講到這些他的調門都“漲”了。

郭寶昌說,創新的藝術才能代代相傳,只提流派流派,這有意思嗎?我覺得這就是克隆,就是複製。你最高的榮譽就是你像誰誰誰,這有意思嗎?學得再像你也不值錢。只有承襲,沒有叛逆就不要幹這行了,這有意思嗎?你跑哪兒去了,你有個性嗎?

比如說,後來都是女孩子學梅派。女孩子要學男人怎麼詮釋女人,從頭做起,這不是很可笑嗎,這不是繞了大彎了嗎?杜近芳先生是從女人的視角來演女人。我也希望我們的(戲曲)編導演從女人的視角來詮釋女人。

李卓羣對傳統戲的承襲和叛逆

感動了我

郭寶昌說,幾年前,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來就找他商量過京劇版,但當時他沒有答應,因爲他找不到他想要的合作者。

我記得當時和院長在白塔寺喫的飯,喫完飯以後(我)沒表態。爲什麼沒表態?因爲我找不到合作者。現在大部分的京劇方面的內行不懂編導方面的文化,而影視圈裏的編導人才不懂戲曲。以前電影廠的大家有好多是戲曲的行家啊,比如石揮導的《天仙配》,(大家)不但撐起了電影,而且撐起了戲曲。現在找不到(這樣的人)了。我想要找一個好的合作者,很困難,終於在小劇場看到了一齣戲《惜·嬌》的時候,我覺得《大宅門》有希望了,可以做了。

有多欣賞《惜·嬌》呢?郭寶昌爲《惜·姣》寫了萬字劇評。我周圍文藝界的朋友都知道我想搞京劇大宅門找不到人,給我推薦《惜·嬌》。我先看的劇本,當天晚上拿着手機看了三遍。看完三遍我就傻了,我們京劇界還有這樣的年輕人!後來我看了《惜嬌》的錄像,很粗糙的那種錄像,構圖什麼的都沒有就是錄像,但是我也是看了三遍。我覺得看到了一個天才。這是一個非常難做的戲,因爲它原身就是兩個難度很高的傳統戲《坐樓殺惜》和《活捉三郎》,居然能做得這麼好。李卓羣在蹺上做足了功夫,大家在看這個戲的時候,面對臺上的絕技,會能去思考小腳作爲一種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抑、是男性的性玩具,這個讓我覺得(這個戲)具有了相當的深度。這樣的深度在以前所有的傳統戲中沒有。她對傳統戲的承襲和叛逆感動了我,所以我覺得我找到了合作者。

初心爲把年輕人弄進劇場

他說年輕人是戲曲未來的希望,也是他最看中的《大宅門》的受衆羣體。

我覺得戲曲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藝術都高的一點是:我們在做遊戲,他們在裝。戲曲是遊戲人生的態度,所以我們是最先鋒、最前衛、最現代,但是整體的意識形態上、在觀念上,(以前的戲)太腐朽了,太糟粕了。一定要把(希望)寄託在年輕一代上,改造京劇,(讓京劇)跟上現在時代的步伐、跟上現在年輕人的步伐,和年輕人的思維接軌,按照這樣的思路思維來改造京劇。”

一代一代的年輕人不去創新,戲曲能有什麼前途?不要對年輕人的創新指手畫腳。(對京劇《大宅門》)我沒有要求過演員們要按什麼什麼路子去演,我覺得就按着人物走,按着你們的理解去走,所以我覺得我們(這部戲的)演員好就好在這裏,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了他們對人物的理解,這點是我最滿意的。

What's Next

北京京劇院京劇《大宅門》

演出時間

9月21日 19:00

9月22日 19:00

票價: 480元 380元 280元 180元 120元 80元

· 劇目介紹

晚清光緒年,白家時逢內憂外患,七少爺白景琦被迫離京遠走濟南,憑藉驢膠生意名聲大噪,人生得意時遇花魁楊九紅。

楊九紅感念白景琦劫官車、下大獄的英勇之舉,自願贖身爲妾。堂姐白玉芬亦爲九紅摯情所感,默許二人婚事。

白家二老爺病逝,白景琦得信歸家,靈堂之上獲知死因。白家三老爺白穎宇意欲分家,與白文氏、白景琦當堂衝撞,時逢楊九紅抱幼女懷身孕來至宅門,與白文氏針鋒相對,門前受辱,女兒被奪走。白文氏告誡白景琦留下楊九紅腹中之子,並命其將九紅追回。

白景琦追至車站,違背母命放走楊九紅,一段孽緣,相對之間,再見亦難。

【出品製作】

出品單位:北京京劇院、北京大宅門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市厚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出品人:李恩傑、柳霄、王厚奇

聯合出品人:洪雪龍、汪建勇

製作單位:北京京劇院

監製:王桂生、李師友、劉宇宸、李洋暘

運營總監:李洋暘

製作人:富博洋

【主創人員】

藝術總監:郭寶昌

導 演:郭寶昌、李卓羣

編 劇:李卓羣

唱腔設計、作曲:朱紹玉

配器:劉洋

原版音樂:趙季平

舞美設計:任思遠

服裝造型設計:藍玲、張穎

燈光設計:何沂林

音響設計:張旭光

武打設計:楊少春

技 導:張旭冉、王博文

形體設計:趙璽

打擊樂設計:馬帥、肖永強

【演職人員】

白景琦:杜喆

楊九紅:竇曉璇

白文氏:翟墨

白玉芬:鄭瀟

白穎宇:梅慶羊

吳永發:黃柏雪

黃 春:盧楊

黑衣人:曹陽陽、田遠飛、秦鴻鵬、秦恆、王雪樺、肖揚、李根、張鑫宇

檢 場:馬新泉、楊朔、趙海強、劉連雨

鼓師:馬帥、肖永強

琴師:呂勳福、張一平

舞臺監督:富博洋

官方網站

http://www.hrbgtheatre.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