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環球時報援引美《防務新聞》20日報道,美國防長辦公室的一份內部評估報告要求美國海軍“大瘦身”:爲應對“未來的大國威脅”,美國海軍需要將航母數量從現有的11艘削減到9艘,同時現役大型水面艦艇將停止擴充,保留在80艘至90艘之間,小型水面戰艦的數量則保持在55艘至70艘之間,換取增建無人或輕型作戰艦艇。2007年,美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提出“要進一步提升無人作戰艦艇自主作戰水平,從而減少遠程遙控通信需求和操作人員工作負擔”的要求後,美海軍的無人作戰艇研製就步入了“快車道”。

好萊塢大片中,美國總統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臺詞,“我們的航母在哪裏”。作爲美國稱霸全球的重要保障之一,美軍航母最近的日子不怎麼好過。先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隸屬美軍太平洋艦隊的4艘航母相繼成了“病老虎”;緊接着,美海軍航母又接到壞消息。

4月22日,環球時報援引美《防務新聞》20日報道,美國防長辦公室的一份內部評估報告要求美國海軍“大瘦身”:爲應對“未來的大國威脅”,美國海軍需要將航母數量從現有的11艘削減到9艘,同時現役大型水面艦艇將停止擴充,保留在80艘至90艘之間,小型水面戰艦的數量則保持在55艘至70艘之間,換取增建無人或輕型作戰艦艇。報道稱,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美國海軍數十年來的部署和整體規劃都將被改寫。

相較於傳統艦艇,無人艦艇有着許多無法比擬的優勢。最顯著的特點是艦艇上不需要人員作業,節省了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傷亡;最實惠的特點是造價低廉,不需要考慮人員疲勞問題長時間執行任務,且可以用“狼羣戰術”以小搏大;最突出的特點是,無人艦艇不用考慮人員搭載問題,在船型設計、空間利用、隱身性能等方面可以最優化。因此,自二戰以來,美軍就開始了無人作戰艦艇的探索。

2007年,美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提出“要進一步提升無人作戰艦艇自主作戰水平,從而減少遠程遙控通信需求和操作人員工作負擔”的要求後,美海軍的無人作戰艇研製就步入了“快車道”。

2012年,美國德事隆系統公司推出一款新型的通用無人艇,該艇可搭載聲吶、水雷、非致命武器以及情報、監視和偵察傳感器,擔負掃雷、佈雷、反恐鎮暴、偵察監視等多種任務。基於通用無人艇,美海軍在2019年雄心勃勃提出了組建10艘大型無人作戰艦艇和9艘大型無人潛航器的“幽靈艦隊”。美海軍在今年的海軍軍事演習中,首次利用新型無人作戰挺進行了演練。

美國防長埃斯珀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美海軍必須從根本上圍繞較小型的艦艇來進行改造,有些艦艇的造船計劃將會得到縮減,應該把更多重點放在無人技術上。他認爲,相對低成本的無人艦艇可以在衝突中充當損耗品,能更具性價比地完成任務。

那麼,美國總統特朗普允許美海軍這麼幹嗎?軍事專家李傑認爲,美國軍費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特朗普和國會手裏,但兩者都更迷信超級航母的對外威懾作用,堅決主張必須保持現有航母規模不得縮水,甚至逼迫美國海軍將還未完工的“福特”號航母列入服役名單,以確保航母數量不會減少。大權在握的特朗普,必定不會允許美海軍如此削減傳統艦艇數量。而且,削減傳統艦艇數量侵犯了軍工集團的利益,這將成爲美海軍轉型的最大阻力。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美國的國力難以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