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引發的“官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同意日本按今年現有協議中的條款繼續負擔東京奧運會延期所產生的費用,國際奧委會也會承擔相應的開支,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說,自己應承擔的因東京奧運會延期而造成的額外開支達到了數億美元。”

瑞士當地時間20日,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國際奧委會官網發佈的《東京奧運會常見問題解答》中,作爲“推遲東京奧運會將造成哪些財政方面的影響?”問題中的部分解答。常見問題解答並非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聲明,僅作爲答疑解惑的用途,然而這句看似平淡無奇的回答卻引發了日本方面的強烈反應。

2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有關“安倍首相同意日本繼續負擔額外費用”的說法不屬實,表示“各方並沒有就推遲東京奧運會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達成任何協議,今後國際奧委會將與日本方面就此進一步協商。”

東京奧組委發言人高谷正哲進一步表示,“安倍首相被國際奧委會如此引用並不合適”,並表示已要求國際奧委會刪除相應言論。此外,日本奧運大臣橋本聖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均表示日本將同國際奧委會進一步協商有關推遲的費用問題。最新的表態則來自於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他對國際奧委會如此引用首相名字感到“非常遺憾”。

國際奧委會官網刪除了有關額外費用表述

瑞士當地時間21日,國際奧委會官網悄然刪去了有關“安倍首相同意日本繼續支付額外費用”的說法,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政府重申了其全力負責呈現一屆成功的奧運會這一立場……國際奧委會將同包括東京奧組委在內的日本各方繼續評估並共同討論推遲給各自造成的財政影響。”

日方承擔在所難免

隨着國際奧委會“悄然更正”,可以說日方暫時贏得了這場“口頭官司”,但卻很難帶來實際上的改變。誰來爲東京奧運會的推遲買單?這個或許根本就不能算作一個問題,據美聯社報道,根據2013年東京贏得奧運會主辦權後簽訂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合同》,日本奧委會、東京都政府及日本當地組織方應該承擔東京奧運會的絕大部分費用。

《主辦城市合同》第68款寫明,除合同中專門指明的部分外,合同中規定的所有主辦城市、國家(地區)奧委會以及/或當地奧組委應承擔的義務均由其各自負擔相應的費用。這也是國際奧委會在《東京奧運會常見問題解答》中所提到的“……按今年現有協議中的條款繼續負擔東京奧運會延期所產生的費用……”中的“現有協議”。菅義偉表示“沒有就東奧推遲產生的額外費用達成任何協議”,迴避了《主辦城市合同》的原有規定。

實際上,自從上月底東京奧運會確認推遲至2021年之後,“誰來爲推遲支付賬單”就取代了“是否應該推遲”成爲各方新的關注點。東京奧組委首席執行官武藤敏郎表示推遲將造成巨大的額外開支,而日方也始終擔心自己需要爲推遲支付全額賬單。

4月3日,國際奧委會執行主管克里斯托弗·杜比在接受全球媒體電話採訪時透露,推遲將導致東京奧運會數萬項預算重審,並表示“推遲造成的額外開支將由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共同分擔”。4月12日,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接受德國《世界報》採訪時表示,日本將繼續負擔推遲所產生的額外費用,而國際奧委會也將爲推遲付出數億美元的代價。

巴赫在《世界報》的表態是“數億美元”說法的官方最早來源。值得一提的是,“數億美元”並不是東奧推遲所產生的全部額外費用,只是國際奧委會認爲自己將會承擔的代價。截止目前,各方均尚未公佈額外費用的數字,日本媒體普遍認爲,額外費用大致在20億美元到60億美元(約2150億日元至6450億日元)之間,而更爲精確的估算則認爲費用在3000億日元(約28億美元)左右。

可以看出,除了沒有引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外,巴赫在《世界報》的表態和國際奧委會官網刪去的內容基本一致,但在日本的反響卻大相徑庭。當巴赫對《世界報》表示國際奧委會準備爲推遲付出數億美元的代價後,日本媒體普遍樂觀地認爲這意味着國際奧委會準備與東京奧組委共同“買單”。不過,4月16日,國際奧委會與東京奧組委舉行電話會議,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約翰·科茨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際奧委會的“數億美元”是爲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及各國家(地區)奧委會渡過難關,而並非一定提供給東京奧運會的籌辦。這無疑給這份剛剛燃起的希望潑了一盆冷水。

結合《主辦城市合同》中國際奧委會較爲強勢的地位及其堅定、一致的態度來看,推遲造成的絕大部分賬單恐怕還將由日方來支付。然而本次日本各方罕見地公開與國際奧委會“叫板”,也並非“事出無因”。

“第三回合”尋求體面

臺前幕後、明裏暗裏,“賬單之爭”都不是國際奧委會與東京奧運會東道主唯一一次“掰手腕”。馬拉松競走比賽地移至札幌、東京奧運會推遲,都暗含了雙方的角力。從前兩回合看,此番強硬回擊或許代表了東道主不願繼續延續“被動應付”的狀態。

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和競走比賽將在北海道札幌大通公園舉行

2019年10月,國際奧委會在事先未徵詢東道主意見或展開討論的情況下,單方面決定將東京奧運會的馬拉松和競走項目由東京移至札幌舉行,以避開東京夏季時的高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當時少有地公開批評這一決定,並表示東京都政府將不會負擔由比賽地轉移所造成的任何費用。

雙方的分歧隨後又出現在東京奧運會推遲的應對中。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3月24日發表聯合聲明確認推遲的前幾日,儘管雙方都很清楚推遲已是不可避免,但東道主仍希望在計算出所有備選項後再公佈決定,而當時承受巨大壓力的國際奧委會則傾向儘快給外界交待。前國際奧委會市場主管潘恩相信,國際奧委會利用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奧委會“罷賽”的契機,”順水推舟“做出決定。

在之前的較量中,東道主多少總有一些被“牽着鼻子走”的局面。而本次國際奧委會直接引用首相安倍晉三不僅意味着公開“買單人選”,也會爲主辦方帶來不小的壓力。

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新國立競技場”

日本官方的數字顯示,爲籌辦東京奧運會已花費126億美元,但日本政府的一項審計卻透露實際的數字是其兩倍之多,除了56億美元出自東京奧組委的自有資金外,其餘均出自政府的公共資金。考慮到疫情所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如果此時公開承認將爲推遲的額外開支買單,東道主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國際奧委會遇到日方的強硬回應,雖難以造成實質性改變,但預計在未來的商議中將更加積極地幫助東道主尋找縮減開支的方案,從“節流”中做文章。科茨日前已表示,要區分舉辦賽事“必要的”開支和“錦上添花”的開支,並儘可能將後者“砍掉”。東京奧組委所公佈的文件中也顯示,國際奧委會截至目前已爲東京奧運會的籌備付出13億美元,這筆款項出自國際奧委會上個奧運週期的57億美元收入。

“國際奧委會不可能一分錢不出,”森喜朗今日的表態,可以算是爲這兩天的爭端降溫,也安撫了公衆輿論,併爲未來可能的任何情況“打了預防針”。對於東道主來說,東京奧運會不可能不辦,他們想要的應該就是爲自己保留一份體面。

本期編輯:王亮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