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初期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本文接這篇文章,繼續講解二戰德軍中後期的步兵師編制

影響二戰德軍中後期編制的原因包括兵源的數量、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戰爭的失利,戰爭的失利主要指前線慘敗導致損兵折將、武器丟失或者損耗嚴重等。德軍是按照波次來組建的步兵師,最開始的步兵師都是戰鬥力最高的,越往後戰鬥力越渣。

從1940年開始,德軍新組建的步兵師下轄的步兵團有了些許微妙的變化,步兵團下面的步炮連(我有時候會叫做迫炮連)原先裝備4門75毫米le. IG.18步兵炮和2門150毫米s.IG.33步兵炮。對於75毫米le. IG.18步兵炮,德軍士兵有着很高的抱怨,1940年法國戰役結束後,步兵團的步炮連就開始抱怨75毫米 le. IG18步兵炮的威力有限以及反坦克能力也不行,爲此德軍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75毫米IG.42步兵炮,但是一直到1944年初還沒影,蘇德戰爭的時候步兵團就沒少抱怨IG.18步兵炮。步兵炮跟野戰炮最大的區別就是射程短,步兵炮的倍徑要短,相當於短管的榴彈炮,6門步兵炮分屬兩個輕炮排和一個重炮排,40年之後組建的步兵團就取消了2門150mm重步兵炮,甚至有些步兵團乾脆取消了步炮連。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德軍75mm步兵炮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需要的武器暴增,經常會使用繳獲的蘇制武器,德軍只要用着很順手,基本上就會拿來使用,甚至會仿製,比如蘇軍的M1938式120mm迫擊炮就被德軍仿製了,綽號大噴子,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團級火炮用的都是步兵炮,只有蘇聯裝備了120mm的重型迫擊炮。德軍的仿製品叫做Grw42型120mm迫擊炮,也就是1942式,42年仿製的,有很多德軍的步兵團下屬的步炮連被120mm迫擊炮取代,成爲重迫擊炮連。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120迫

1940年之後德軍開始裝備Pak38型50mm反坦克炮用於替代原先的37mm反坦克炮,當然是有個過程的,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這兩種反坦克炮是並存的。另外還有75mm的Pak40型反坦克炮也開始裝備步兵師的反坦克營。除了這些反坦克火炮,1942年德軍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開始研製,一種是鐵拳一種是戰車噩夢,1943年開始列裝部隊,鐵拳的最高生產記錄是20萬發/月;戰車噩夢是防自美軍的巴祖卡,一開始德軍是把從北非戰場繳獲的美製M9A1巴祖卡火箭筒,將口徑加大至88毫米制成首款RPzB 43,在1942年後期從北非戰場美軍手中繳獲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得到靈感,便利用原有的88毫米RPzBGr4322火箭彈開發了'戰車噩夢'。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鐵拳

除了裝備的變化,這一段時間新組建的德軍步兵排由原先的四個步兵班減少到了三個步兵班;另外,正常來說步兵排的排部還有1門50mm的迫擊炮,但是有的新組建的步兵排就沒有裝備這門迫擊炮;步兵連原先裝備3支反坦克槍,1941年之後組建的步兵師就很少裝備了,但是前線的部隊仍然在使用,1943年下半年基本被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取代。另外43年的時候德軍還開始裝備MP43型衝鋒槍,這個時候德軍用的是衝鋒槍的編制,後來由於作戰用途改爲突擊步槍。總之中期的這一段時間內德軍的編制處於調整狀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