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萬不要以爲這種簡單粗暴的加長方式只會出現在十多年前(中國汽車工業技術水平還不發達的年代),在現在的平行進口車改裝市場裏,這種簡單粗暴的加長方式比比皆是,各種加長的凱迪拉克凱雷德和領航員琳琅滿目,冠以“皇家一號”、“總統一號”或者“陸軍一號”的稱呼,瞬間那種暴發戶的範兒就提升了不少。其實不光是各種野蠻生硬的加長現象在中國汽車市場很普遍,還有很多現象都在說明中國汽車消費氛圍和文化環境要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間,那就是喜歡去炒所謂的情懷和什麼品牌力。

怎樣詮釋一輛車的豪華?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會認爲那就是對一輛車進行加長,將加長進行到底!其實這也是一個被驗證過無數次的方法,看上去很精明的德國人爲我們多次以身試法,無論是最早的帕薩特B5,還是後來象徵權力和身份的奧迪A6L,都在向我們宣揚加長是一種多麼明智並且深入人心的做法,用極不協調的車身比例造型,去換取車內多出來的腿部空間,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划算的交易。的確,加長之後,這些車型的銷量就真的很高,無形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加長定律”,任何想要來到中國市場銷售的海外車型,必須加長軸距才能擁有好的銷量。

現在,很多SUV都開始在加長的道路上奮勇向前,無論是途觀L還是怎麼看怎麼奇怪的奧迪Q5 L都是SUV領域進行加長的標杆,爲了車內看起來不痛不癢的空間提升,甚至可以放棄SUV車型本身就應該有的屬性,這樣的做法或許有些矛盾和違和,但是這也並不影響它們紅紅火火的銷量,把一輛城市SUV加長這看上去很像一句病句的話語居然就這麼實實在在的存在着。

(配圖爲奧迪Q5L)

(十多年前各種奇奇怪怪的加長車們)

說到這裏,喜歡加長的又何止是德系車?早年間就連脫胎於西亞特Toledo的奇瑞風雲和富康988甚至夏利都有加長版車型推出,而且加長的方式也相當粗暴,直接將B柱進行加寬,這種粗暴的加長方式簡單直接,根本沒有考慮一絲一毫的車身美學設計和車輛動態受力情況,可想而知在那個中國汽車工業並不發達的年代裏,加長就已經不由自主的和高檔畫上了等號,哪怕用多麼不可思議的手段,也要實現加長的目的。

千萬不要以爲這種簡單粗暴的加長方式只會出現在十多年前(中國汽車工業技術水平還不發達的年代),在現在的平行進口車改裝市場裏,這種簡單粗暴的加長方式比比皆是,各種加長的凱迪拉克凱雷德和領航員琳琅滿目,冠以“皇家一號”、“總統一號”或者“陸軍一號”的稱呼,瞬間那種暴發戶的範兒就提升了不少。

如果你認爲平行進口行業的神通廣大僅限於SUV車型,那你真的是有點幼稚,因爲這種簡單粗暴的加長方式甚至已經蔓延到了MPV上,經過這種神之手魔改的MPV簡直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

如果說SUV車型的加長行爲是爲了追尋大空間所帶來的空間舒適感,那我還可以稍微理解一下,但是對於原本就對空間營造非常徹底的豪華MPV車型,爲何還要遭受這樣的待遇我是真的表示不可理喻。

這種在B柱的位置硬生生加長的改裝方式,需要切開車身,然後加焊一段小作坊打造的加長車體,先不說加焊的焊點強度是不是可以和原廠焊裝車間的焊槍相媲美,切開原廠車體這種行爲本身就已經對車輛結構和車體強度進行了不可逆且無法彌補的傷害,大大降低車體強度,在發生碰撞的時候百分百會產生極大程度的形變和解體。一般坐在這種改裝加長豪華車上的土豹子們貌似都不喜歡系安全帶,伴隨着脆弱車身的解體,土豹子們同樣也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無論是不是E-Ncap或者IIHS五星級碰撞成績,經過這種魔改之後,實際碰撞成績一律爲負!

哪怕不斷地宣講,這樣硬生生,不考慮車體受力和焊接質量的加長就是在謀財害命,就算你講破嗓子,依舊也會有很多人願意爲這樣奇奇怪怪的車去慷慨解囊,因爲在很多人眼裏,只有所謂的乘坐舒適的大空間或者所謂的面子纔是最重要的,至於是不是要用行車安全和犧牲整車的整體性和質量作爲代價,他們根本不會去在乎這些在他們眼裏吹毛求疵但是實際上卻格外重要的東西。

分不清主次,爲了改裝而改裝,不僅犧牲了很多重要的東西去換取一些不痛不癢的提升,更多的是打造出了一些審美奇葩的異類,連MPV都能進行加長,試問一下還有什麼是這些改裝廠不能改的?至於改裝工藝,那就更不用說了,上圖中的這輛奔馳GLS中間加長的部分恨不得用肉眼都能看出不平整的地方,就更別說想要通過專業儀器的嚴格檢測了。

其實不光是各種野蠻生硬的加長現象在中國汽車市場很普遍,還有很多現象都在說明中國汽車消費氛圍和文化環境要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間,那就是喜歡去炒所謂的情懷和什麼品牌力。我個人認爲這也是一個極爲顯著的問題,讓我們再把話題拉回平行進口車市場,平行進口市場裏的銷量領頭羊—豐田霸道,豐田霸道本身的定位其實就是皮實耐用的工具,特別是低配的TX車型,但是因爲品牌和車型影響力的關係,一輛最低配,甚至連鋁合金輪圈和霧燈都沒有的霸道2700 TX都要賣到40多萬,除了所謂的情懷和品牌,這輛車哪裏值這麼多錢呢?

車就是車,不知道爲什麼偏偏喜歡和什麼所謂的情懷牽扯到一起去成爲提升價錢的資本,什麼是情懷?

我覺得深層次的理解一定是要有很強的影響力並且歷史格外悠久才能配的上情懷二字,豐田霸道僅僅就是因爲在中國銷售的時間長了一點,就被冠以所謂的情懷,還妄加炒作,這樣的思想真的只會凸顯我們沒有汽車文化的積累和沉澱。

另外,對於車輛本身的定位和意義,在國內汽車市場中也是有很大的誤區,特別是平行進口車市場裏,因爲是平行進口車,所以車輛基本都缺少廠商官方角度的宣傳,經銷商說它是什麼,那它就是什麼,再加上購買這些平行進口車的土豹子們根本就不會靜下心來去研究,自認爲自己是購買高檔車型的尊貴顧客,其實自己就是被經銷商忽悠的最慘的那一個。

就拿平行進口市場裏非常常見的奔馳Metris來說,奔馳Metris本身就定爲商用。這輛車在歐美本來就是商店店主或者特殊工程部門用來拉貨和拉設備的工具車,所以它配置很低,反倒通過平行進口市場來到國內之後,就因爲車頭一個大大的奔馳車標,自己的定位和身價都水漲船高,被商家以高價定位成豪華MPV。原車配置不夠不要緊,商家給你改啊,各種違和山寨的低級改裝都可以改出來,只爲了給你突出那種所謂的豪華感,那些購買奔馳Metris的車主其實就是坐在一輛在國外用來拉貨的小貨車裏,動輒五六十萬的價格其實都是用來購買那些廉價的低級改裝,其實這就是喫了不懂汽車文化內涵的虧。

總結:

其實無論是各種方式的加長,炒情懷賣高價還是搞不清楚車輛本身的定位和理念,這都是汽車文化理解不深刻的表現,我們口口聲聲的說要讓我們國家變成汽車強國而不是汽車大國,但是怎樣去實現呢?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我也堅信一點,我們的汽車消費觀什麼時候開始正確,我們不再去過分的炒作一些作爲的熱點,我們的汽車銷售方也不會再去用一些淺顯的噱頭去推銷產品和吸引顧客,讓汽車消費迴歸到汽車本身,只有這樣,我們纔會離汽車強國這個目標越來越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