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羅大佑,無人不知的臺灣“音樂教父”,他是音樂界的先驅人物,作爲樂壇的老前輩,已經馳騁樂壇30多年的羅大佑,創作的經典作品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就連周杰倫曾經也說過他的目標就是要像羅大佑一樣成爲劃時代的音樂人!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羅大佑之前,早有一位音樂人率先讓華語主流音樂與國際流行音樂接軌。

劉文正在上世紀50年代出生於臺灣,小小年紀就對音樂方面有着過人的天賦,17歲開始參加歌唱比賽初露鋒芒,20歲時劉文正遇上了音樂宗師劉家昌,於是拜師學藝,期望能在音樂上有更高的造詣。

1975年,劉文正在恩師的幫助下發布了個人的第一張國語唱片《諾言》,同年,他還拍攝了《門裏門外》這部電影,當時劉文正已經小有名氣,不久後,他赴香港宣傳電影,還當上了《劉文正時間》的節目主持人。但劉文正從未放棄過音樂的發展,在劉家昌的再次點撥之下,順利推出了新專輯《小雨打在我身上》,當時在歌壇上大放光芒。

與劉文正同時代的羅大佑,當時還未有名氣呢,正是劉文正欣賞羅大佑的音樂才華,才把他推薦給《閃亮的日子》的導演爲這部電影創作了4首歌曲,並被劉文正唱紅了,羅大佑的名氣纔開始展露鋒芒,羅大佑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劉文正是一位天生的巨星型偶像,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偶像。”可見他對劉文正的肯定!

“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是當時七八十年代創作歌手的模仿潮流,所以劉文正在70-80年代的地位能與鄧麗君平起平坐。而且當年劉文正最火的時候,粉絲對他的瘋狂追逐一點都不會遜色現在的“小鮮肉”。只不過他僅有八年的短暫演藝生涯,卻成爲一個時代不朽的印記。劉文正在1981年,也是他正值當紅的巔峯期,關閉了飛鷹工作室選擇遠赴美國退隱。。

從此之後,歌壇再無出現劉文正的新作品,從29歲隱退至今已經有27年,期間,都數不清劉文正被報道“死”過多少回了,離開樂壇多年,他的行蹤一直不被人知,所以不斷被一些媒體報道劉文正早已“去世”,誰知道終年過着四處旅行的隨興生活,或許纔是劉文正想要的瀟灑人生吧。

劉文正在音樂盛行的年代選擇退隱之後,羅大佑名氣不斷高漲,影響力自然要比過早隱退的劉文正更大,甚至深入了好幾代人的心中,但劉文正的才華一點也不比羅大佑差,三度榮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這種殊榮也足以證明劉文正的演唱才華。但可惜被現代人依稀記住的僅有一首《蘭花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