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机会在发布信息之后,如果长时间没人前来认领这些尸体,他们就会将其捐赠给医学院,作为解剖课上使用。也就是说,两年之后还是没有人来认领这些尸体的话,就会被送去医学院充当解剖的尸体来使用。

学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解剖课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可能需要很多其他的物品代替尸体来练手,但是等他们手法成熟之后,就得使用真正的尸体来进行解剖了,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只有通过解剖真正的尸体,才能帮助他们在医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不过,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存在了,学校里面上解剖课的那些尸体,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而这些尸体在使用完毕之后,又会如何处理他们呢?
实际上,遗体捐赠是医学院尸体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在自己生前就会立下遗嘱,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后,可以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去。不过,只有小部分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在我们国家是讲究入土为安的,而且遗体在捐赠出去,还会被学生们拿刀子划来划去,最终也无法保留一个全尸,因此很多死者家属从心理上就十分的抗拒。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通过遗体捐赠的方式,可以为后人提供一些科研价值,为祖国的医学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进行遗体捐赠的。所以这种方式,是医学院尸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除了自愿捐赠之外,还有一些无人认领的尸体,比如说一些流浪者,或者是失踪人士在死了之后,或者是大灾难之后,从灾区中挖出来身份不明的尸体。有关机会在发布信息之后,如果长时间没人前来认领这些尸体,他们就会将其捐赠给医学院,作为解剖课上使用。而这个时间段,原则上来说是两年。也就是说,两年之后还是没有人来认领这些尸体的话,就会被送去医学院充当解剖的尸体来使用。
那么这些尸体在解剖完毕之后,是如何来处理的呢?事实上,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器官会被制作成标本,永久的保留下来,供后人研究和学习。而一些患有比较罕见疾病的尸体,也会被保留下来,供后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过,对于那些普通的尸体,医院在解剖完毕之后,基本上都会选择将其火化,然而将骨灰送还给其亲属。
总的来说,医学院尸体的来源,就是通过自愿捐赠,以及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还有一部分死刑犯的遗体。而在解剖完之后,这些遗体要么会被火化安葬,要么会被制作成标本,供后人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