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9日電(記者 王小軍) 家住新疆輪臺縣陽霞鎮村民艾熱提·麥買提在國道邊上賣乾鮮果,實現脫貧致富。“類似案列很多,鄉鎮利用扶貧資金建立乾鮮果市場,百姓的扶貧款入股,年底分紅,貧困戶可以租用商鋪,賣鮮果又得一份收入。”輪臺縣陽霞鎮副鎮長楊建忠如是說。

昌吉市布藝絲繡畫再次入選“新疆禮物”商品表。 王小軍 攝

艾熱提·麥買提年底除了分紅,自己開了一家乾果批發店,全年收入達3萬元。“現在新市場就在國道旁,客源多,生意自然好。”

家住新疆輪臺縣陽霞鎮村民艾熱提·麥買提向遊客介紹乾果情況。 王小軍 攝

9日,記者從新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獲悉,截至10月31日新疆轉移就業272.9萬人次。其中:就地就近轉移230.1萬人次,疆內跨地區轉移36.4萬人次,整建制轉移內地企業就業2.5萬餘人。截至10月31日,累計有組織轉移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8.2萬人,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7.5萬人,穩定就業率92%。

輪臺縣致富帶頭人熱則耶·熱合曼在車間親自教學員。 王小軍 攝

新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發佈數據顯示,實現穩定就業的7.5萬人中,疆內跨地區轉移就業8871人,轉移內地援疆省市企業就業8334人,轉移新疆兵團就業2896人,轉移縣域內城鎮、企業、園區就業3.4萬餘人,轉移鄉(鎮)、村、社區“衛星工廠”“扶貧車間”就業9856人,小微創業帶動就業1萬餘人。

生活在輪臺縣的熱則耶·熱合曼,從小喜歡做衣服,跟着母親學裁縫,做了13年服裝生意。如今,一年靠賣衣服收入達10萬元。熱則耶·熱合曼社區“衛星工廠”辦起來了。熱則耶服裝加工有限公司,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14人。熱則耶·熱合曼說:“現在靠雙手富裕了,不能忘記身邊的人,每年組織農村婦女培訓,帶動周邊人一起致富。”

2018年,昌吉市何慧君獨創布藝絲繡畫再次入選“新疆禮物”商品表。何慧君說:“從事裁縫17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並帶動50人就業。員工絲繡作品被工作室回收,按照計件制員工最多每月收入達7000元。”

今年55歲的農民居瑪洪·達吾提家住烏什縣奧特貝希鄉巴熱克村,因家裏地少,一家人的生活並不富裕。2015年烏什縣水上綠洲生態園大規模擴建後,他在水上綠洲生態園務工,學會了美食烹飪技術,如今他每月收入4000多元,家裏蓋起了8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實現了脫貧。

烏什縣水上綠洲生態園負責人馬國輝介紹,在烏什縣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的帶動下,生態園的遊客也一年比一年多,2017年,生態園接待遊客2萬多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50萬元。

據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處幹部馬建雲介紹,今年以來,新疆聚焦扶貧重點,集中精力精準推動就業扶貧,穩步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疆內跨地區就業等,全力推動目標責任落實,取得較好成效。

馬建雲說:“下一步,新疆將緊盯工作任務,抓好秋季冬季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組織對穩定就業、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收入、服務管理等情況進行評估,並抓好抽查指導,做好已轉移人員的穩定就業工作,使他們在崗位上留得下、穩得住、幹得好,起到應有的引領示範作用。”

據瞭解,新疆持續推進實施就業惠民工程,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積極向好。截至10月底,城鎮新增就業46.78萬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62萬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鎮零就業家庭24小時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爲3.21%,繼續保持在較低水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