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谓天时,就是指用兵时的昼夜、晴雨,严寒、酷热,春夏秋冬等气候情况。
回顾战争史,我们会发现“天时”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
然,天时者,人所不能控也,唯有借势一途,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看看那些借“天时”所完成的事吧。
纵观中国封建战争史,白天更多进行的是战场上有关集团的正面冲锋与碰撞。
而晚上的军事行动,往往更容易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
夜间的偷袭可谓是成功率最高的战术了,只要敌人不是严密布防,几乎一抓一个准,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例如被我们所熟知的官渡之战就是在夜间偷袭的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完成的,在得到许攸的情报之后,曹操亲自率军前往指挥偷袭行动,人衔枚马缚口,携带干草,利用夜间走小路偷袭乌巢。这场偷袭成功的结果直接导致了袁绍军军心涣散,内部分裂,最终曹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利用严寒酷暑天气来扭转一场战争也是时有的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冰守遂城”了。
说:在北宋年间,名将杨延昭镇守遂城时,遇辽国大军进犯,而遂城仅有三千兵力,且城墙在辽军的投石机下出现了破口。此时恰逢天气寒冷,滴水成冰。杨延昭便命令军士和百姓用土封住缺口,并且在城墙上浇水,在严寒天气的作用下,城墙全部冻结成冰。
因此严寒的天气也就成为了宋军获胜的重要因素,影响一场战争的进程。
除了以上谈到了阴阳,寒暑外,时制对于一场战争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秋,一般为古代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此时稻谷收割,粮草已足,战马肥壮,乃是大好时机。
正所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